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教育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第6525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2017〕第406号

  您“关于梳理小学语文课本内容及增加《民法总则》故事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学教材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多次就教材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

  2012年以来,根据中央要求,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2017年秋季学期开学,将在全国义务教育起始年级投入使用。

  在三科教材编审工作中,教育部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材中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国家主权意识和法治教育等内容,教材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育人导向更加突出,呈现方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科学、得当,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统编语文教材

  统编语文教材按照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采取“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两条线索相结合的方式编排教材内容。“语文素养”重在培养听、说、读、写基本知识和能力,“人文精神”重在选文的思想性,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以文化人。

  语文统编教材统筹安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扩大体裁的覆盖面,提高题材的多样性,浸润渗透,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一是增加古诗文比例。小学语文古诗文有129篇;体裁多样,从《诗经》到清人诗作,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文,均有呈现。二是增设专题栏目。如小学的“日积月累”栏目,安排了楹联、谜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三是安排综合性学习单元。如五年级下册的“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单元以匾额、剪纸、扇面、印章等形式让学生体会汉字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小学语文教材有《朱德的扁担》《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传统选篇40篇。教材中既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领袖,也有黄继光、雷锋等革命英雄人物,钱学森等为新中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还有鲁迅等著名文学家的作品。

  为开阔学生视野、培育科学精神、增进文化理解力,语文教材注重汲取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精华,选取来自不同国家的名家名篇。选文涉及科学家如法布尔,世界名著如丹麦作家安徒生的《海的女儿》、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等。小学语文教材共选入外国作品50余篇,每册教材约4篇。

  从教材投入使用后的总体反馈看,广大教师认为教材突出正确价值导向,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既传承经典又有创新,格调清新,难度适宜,适教乐学。

  二、关于民法教育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加强了法治教育,并安排小学六年级上册和初中八年级下册作为法治教育专册。关于《民法总则》的内容,在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已有所体现。

  如,小学六年级上册“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单元,介绍了《民法总则》对无行为能力与限制行为能力的分界的有关规定。初中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单元介绍了《民法总则》关于诚实信用的有关规定。八年级下册在“坚持宪法至上”单元提到宪法是根本法,其他法律是对宪法的具体化,如宪法中规定“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在民法总则中规定了物权、债权与之对应。九年级上册“民主与法治”单元提到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经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在教材设计上,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注重生活化取材,承接地气,围绕学生的自我、人际和社会问题,选择知识、创设情境,从具体到抽象,引发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展开思维、体验情感、付诸行动。在编排上,开放性设计教学过程,更多采用如调查研究、参观访问、角色扮演、讨论辨析、交流分享、跟踪观察、反思探究等,让学生在综合性、生成性的活动中,积极表达、善于思考、乐于互动、学会方法。

  目前,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即将发布。下一步,教育部将启动普通高中各学科教材的修订工作,特别是着手统一组织编写普通高中三科教材。我们会将您的建议转给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编写组研究吸收。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7年9月30日

收藏
(责任编辑:曹家豪(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