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提案〔2018〕第53号
您提出的《关于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基石格言写进小学课本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发〔2016〕77号)要求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教育部十分重视健康教育,将其融入在国家课程教材体系中。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健康、安全地生活”作为课程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我的健康成长”作为课程重要内容,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以及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由近及远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领域,其中就包括“我的健康成长”领域。教材按照学习难度的不同,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在不同年级侧重不同内容,如“我的健康成长”在一年级侧重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三年级侧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安全成长教育,四年级侧重同伴交往,五年级侧重生活中的新问题等。您提到的WHO健康基石格言“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戒烟限酒”的内容,在不同年级的相关内容中都有所体现。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体育与健康课程规定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基本理念,将健康教育贯穿九年义务教育。该课程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内容。在身体健康方面,要求小学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懂得营养、行为习惯和疾病预防对身体发育和健康的影响;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要求小学阶段注意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不怕困难、坦然面对挫折的品质,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交往。WHO健康基石格言“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戒烟限酒”的内容,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相关内容中都有所体现。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5-6年级学生初步认识人体的主要生命活动,能列举睡眠、饮食、运动等影响健康的因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关内容在不同版本的小学科学教材中都有所体现。
关于您提出的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基石格言写进小学课本的建议,我们将转相关学科教材编写组,供他们在今后教材修订中参考。同时,我们也将在今后的教材编写工作中加强研究,在教材中加强健康教育有关内容。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8年9月3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