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建议字〔2019〕148号
您提出的“关于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19年初,教育部已正式启动了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工作,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18个课程标准进行全面修订。课程修订原则如下。
首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善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要政策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课程教材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研究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表现指标,据此确定培养目标。其次坚持育人导向,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一是结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年龄特点,设置若干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包含部分学习内容相关性较强的学习科目,发挥各学科整体育人功能,精选课程内容,加强跨学科的项目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二是落实信息技术、劳动教育等课程设置,适应时代新人培养要求。三是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学段、各学科课时。第三,强化课程实施指导和管理,激发办学主动性。继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在进一步规范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前提下,提高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均衡而有质量的发展。第四,依据培养目标,修订学科课程标准,突出学科育人功能,研究提出各学科学业质量要求和考试评价要求,明确各学科学什么、学多少、学到什么程度,进一步提升课程整体育人水平。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形成修订初稿后,教育部将组织进行征求意见,届时专门听取您的意见建议。
教育部高度重视课程改革的配套举措,加强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工作。2019年起,“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专设骨干教研员新教材新课标培训项目。围绕统编“三科”新教材开展教师培训。面向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学科的省、地(市)级教研员,以“三科”教材建设与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教材编写思路、教学指导及实施建议、教材重难点解析、实施经验分享等为主要内容开展专项培训,准确把握新教材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提升教师对新教材理解力与应用能力。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鼓励各校各区域结合以“三科”教材建设和新课标进一步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课程实践应用教学能力。
在地方和校本课程及教材的管理方面,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作出了一些规定,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并建立审议评估和质量监测制度。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校本课程监管,构建学校间共建共享机制。学校应提高校本课程质量,原则上不编写校本课程教材。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教 育 部
2019年9月25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