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提案〔2019〕第20号
您提出《关于将陶艺教育纳入全国中小学及大学素质教育校本课程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对陶艺教育纳入大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情况做了深入调研分析,阐明了陶艺的育人价值,指出了使用低温陶技术开展陶艺教育的发展方向,这对我们进一步加强陶艺教育很有启发。近期在大中小学陶艺教育方面,有两个情况需要说明一下。
1.陶艺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情况。一是中小学美术课程将陶艺教育纳入其中,明确提出有关学习要求。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学生“了解一种或多种手工艺(如陶瓷工艺等)的造型规律和独特技艺,学会使用至少一种手工艺的制作工具,合理使用材料,按照工艺流程,运用基本技能进行制作,形成使用手工艺语言进行设计和制作的能力”。二是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材〔2017〕4号),在小学低年级安排了“我有一双小巧手”活动,指导学生通过“玩泥巴(如手捏陶泥)等,掌握陶泥制作的简单技法,初步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在小学高年级安排了“魅力陶艺世界”活动,要求学生“学习陶土材料的捏塑、盘筑、镶接等基本技能;有条件的可尝试自制个性化的陶艺手工艺作品”,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三是义务教育阶段地方与校本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共占总课时的16-20%;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置了选修课程,学分≥14,为学校开发陶艺课程留有空间。自本世纪初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不少学校开发并实施了陶艺校本课程,让学生感受陶艺之美。清华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等9所高校开设了陶瓷艺术设计本科专业,为陶艺教育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2.陶艺教育的教学指导情况。一是依托有关学术团体,组织开展中小学陶艺教育校本课程及学生陶艺作品展示交流活动。如在每三年举办一届的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专设了中小学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大学生艺术创新工作坊,展示陶艺、刺绣等各种民族工艺在校园的传承实践成果。二是国家发布了包括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在内的设计学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了相关专业培养目标、规格、课程、师资、质量保障等方面要求,引导高校提高陶艺相关人员培养质量;还将“陶瓷装饰·彩绘”“新型陶瓷材料及商业应用”“陶瓷工艺学”等相关课程列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强化示范辐射作用。三是为解决美育教师特别是承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教学的教师短缺问题,2017年,教育部还出台了《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教体艺〔2017〕7号),支持和鼓励各地聘请包括陶艺在内的非遗传承人担任学校兼职美育教师,指导学校师生学习陶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中专设美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2011年以来培训中小学美术教师及教研员近4200人。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推动陶艺教育发展:一是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修订时进一步加强对学生陶瓷手工艺活动的具体指导;二是推动高校以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为契机,加强陶艺相关课程建设;三是进一步推动有关学术团体组织开展陶艺教育课程研讨活动,提升陶艺教育质量水平。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和关心!
教育部
2019年9月16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