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建议〔2021〕328号
您提出的“关于改革基础教育外语科目设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外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阶段学生记忆力好,模仿能力强,思维活跃,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中小学阶段学习外语,从学生自身发展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种交流工具,还可以帮助学生扩大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从国家人才培养的角度看,随着我国参与国际事务日益频繁,具有一定外语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更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
1.关于中小学外语课程设置情况。欧洲国家大多数中小学实行多语种教育,外语为必修课。例如,德国小学(4年制)二年级开始必修第一门外语英语;英国小学要求学校从第2阶段开始设置外语课程(7岁左右);我国小学开设外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就课时而言,欧洲国家(地区)小学和初中外语教学平均为900课时,亚洲的韩国小学和初中合计约680课时,均高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544课时。在外语课时占总课时的比重方面,欧洲国家(地区)中学阶段外语和母语课时均为15%;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占20%-22%,外语占6%-8%。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体育、艺术等相比,外语课时也低于这些学科,如数学为13%-15%,体育、艺术均为9%-11%。
我国外语课程开设起始年级及课时分配经过了广泛调研和深入论证,并充分借鉴了国际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国民整体外语素质提升,提高国家人才培养质量和外语能力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外语课程的育人作用,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外语课程标准强调,要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关于中小学外语统考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2014年,经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现阶段全国统考科目设置是按照中央对高考改革顶层设计确定的。
下一步,教育部将推进修订义务教育外语课程标准,以发挥外语学科育人功能为主线,完善课程内容,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深化高考综合改革,优化考试科目设置。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教育部
2021年9月27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