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6219号建议的答复

教材建议〔2021〕329号

  您提出的“关于在基础教育阶段普及编程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结合当前我国青少年编程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普及编程教育,建议很重要。信息素养是国民基础教育的必备素养之一,编程教育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教育部采取多方面措施加强中小学编程教育。

  一、科学设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1.中小学一体化设计信息技术课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部先后印发专门文件,大力推进中小学计算机教育,2000年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明确设置信息技术教育,将其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统筹实施。同时,设置小学科学课程,将“技术与工程”作为课程内容领域之一提出学习要求。2003年,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设置信息技术课程。形成中小学连贯一致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系统化设计。2020年,修订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进一步强化核心素养导向,增强课程选择性,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在此基础上,明确各学科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整合,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时空界限,丰富学习资源,满足学习需要,提升学习效果。 

  2.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意识和学习兴趣。根据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各地积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取得了较好教育效果。2017年9月,教育部研制印发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材〔2017〕4号),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专门推荐了“趣味编程入门”“程序世界中的多彩花园”“手工制作与数字加工”“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走进程序世界”等主题活动,突出了编程学习的有关内容,通过实践体验强化编程教育,增强学生信息科技素养。2017年修订印发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了解通信技术的产品、“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知道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也可能对人类生活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要求“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进行科学探究,通过互联网收集数据,利用动画技术创设问题情境”等,注重网络资源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开发和利用。

  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义务教育3年级至8年级拟独立设置“信息科技”课程,其它年级结合相关学科渗透信息科技教育。正在研制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以发展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核心素养为目标,设置了“身边的算法”“过程与控制”等必修模块,对编程学习提出相关要求,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熟悉程序,针对简单的过程与控制系统,能通过编程进行验证。修订工作计划2021年完成。

  3.普通高中进一步发展学生信息素养。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基础上,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进一步强调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等四个方面核心素养。设置“数据与计算”“信息系统与社会”两个必修模块,在“数据与计算”中专门安排了“数据与信息”“数据处理与应用”“算法与程序实现”内容,让学生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掌握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编程软件等数字化工具表达思想、建构知识。在必修基础上,还设置了“数据与数据结构”“网络基础”“数据管理与分析”“人工智能初步”“三维设计与创意”“开源硬件项目设计”等选择性必修和“算法初步”“移动应用设计”等选修课程,供有兴趣的学生拓展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等学科大概念,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认识信息系统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学会运用计算思维识别与分析问题,抽象、建模与设计系统性解决方案等。新修订的课程已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14个省份全面实施。

  此外,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还留出一定的课时空间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当地的特点和需要安排课程内容。各地和学校可以利用这些课时自主开发基础编程等特色课程,增强育人效果。

  二、大力开发线上教育资源

  教育部正式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统筹整合国家、有关地方和学校相关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可供选择、覆盖各地的优质网上教学资源,为各地开展“停课不停学”提供支持和服务,为推动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平台开通后一直运行平稳顺畅,浏览人次逐步攀升,覆盖各个省份。截至2020年12月,云平台浏览次数24.60亿,访问人次20.22亿,为亿万中小学生的在线学习提供了重要支撑,受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

  三、加强中小学编程教育师资培养培训

  2021年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教基〔2021〕1号)。在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方面,要求高等学校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师范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把提高信息素养作为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目标。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培训力度作为“国培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和各地各校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好专题培训。积极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方法、学习规律、管理机制的研究与交流,充分发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线上教育教学方法,支持创建线上教学名师工作室,为教师线上教学提供专业指导,全面提升教师线上教学能力。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21年9月27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