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提案〔2021〕322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将张謇事迹写入中小学统编教材、大力弘扬张謇精神的提案》收悉,经商中央宣传部,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视察时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张謇的事迹很有教育意义,要把这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更多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受到教育,坚定“四个自信”。
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统编教材中编入有关张謇的事迹介绍,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在内心深处铸牢爱国主义根基,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例如,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正文以张謇为例,讲述“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介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配以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图片;“相关史事”栏目介绍了张謇的人生经历。普通高中历史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正文介绍了张謇等人主张实业救国对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第五单元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在“探究与拓展”栏目,“问题探究”材料中引用张謇的论述,旨在引导学生思考铁路建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正文在介绍博物馆的发展时,指出张謇是南通博物苑的建立者。
下一步,教育部将持续扎实开展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统编教材中继续有机融入爱国主义故事、先进典型事迹等鲜活素材。
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21年10月22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