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以劳动教育助力银发经济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经商民政部,现答复如下:
教育部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为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对大中小学校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提出指导性要求,重点解决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明确要求大中小学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是增进老年人福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2024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对加强老年教育和发展银发经济作出安排部署。近年来,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协调推动在国家开放大学加挂国家老年大学牌子,会同有关单位开展老年大学教材编撰等工作,全面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一、以劳动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带动银发经济人才吸引力提升
一是细化《纲要》要求。《纲要》明确要求,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要联合社会力量,共建共享稳定的劳动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多渠道拓展劳动实践场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和配置劳动教育实践资源,满足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为学校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等担任兼职教师创造条件。落实《纲要》要求,教育部加强银发经济相关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2023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3〕20号),明确提出各地要建设一批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学校实践中心、企业实践中心和公共实践中心。研制发布《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指南》,从建设单位、基础条件、重点任务、运行机制等方面,指导各地有序规范开展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目前,各地已建设成立一批养老行业相关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安徽等省份。
二是多种形式推进落实。教育部指导各地各中职学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安排组织中职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成才观。2020年以来,约有4500所职业学校面向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辐射近11万所中小学和1500万人次中小学生。2022年印发《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参考清单》,指导职业学校组织学生结合学科专业,积极参加实习实训,参与关爱老人等城市志愿服务,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投身养老事业的职业理想。2023年以来,与全国总工会共同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推动中小学、职业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到各类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实践课形式践行劳动精神,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2023年各地开展活动超过1.6万场次。
二、推动劳动教育与银发经济相关专业课程结合
教育部大力加强银发经济相关专业建设,将劳动教育与相关专业课程相结合。
一是指导职业学校根据区域发展和社会需求,积极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目前,《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设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老年人服务与管理、护理、社区康复、医养照护与管理、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等15个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相关专业。2023年,中职相关专业布点1700余个;高职专科布点1600余个;职业本科布点9个。
二是丰富养老服务相关课程和教材资源供给。组织建设“老年照护”“老年护理学”“老年人能力评估”等一批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组织开发《老年康复适宜技术》《老年人心理护理》等一批“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失智失能健康照护”“老年健康照护与促进”等一批优质课程上线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不断扩大优质教学资源覆盖面,为培养相关人才提供资源保障。
三是研制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教学标准,明确要求将劳动教育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明确要求结合实习实训强化劳动教育,明确劳动教育时间,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规定专业(技能)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三、积极鼓励老年人参与劳动教育
民政部正指导各地落实《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民发〔2023〕71号),推动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等制度机制,吸引、用好、留住养老服务人才。开展养老服务人才改革创新综合试点,实施养老服务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项目,重点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应用的能力和水平。建立老年人社会参与宣传平台、服务平台、管理平台,鼓励老干部、老党员、老红军、老教授、老教师、老医生、老科技工作者等把自己的经验、技能等传授给年轻人,发挥对年轻人的传帮带作用,为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服务社会做贡献。全国老龄办正深入开展“银龄行动”,组织开展更多覆盖面更大、受益人群更广的活动。
下一步,教育部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各地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研制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加强对学校课程实施指导,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志愿服务中正确认识银发经济,积极投身养老服务相关职业,积极壮大银发经济人才队伍,不断营造有利于银发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将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老年教育,不断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力度,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24年7月31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