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880号(教育类189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提案〔2016〕第177号

  您提出的“关于关心教师身心健康 开展阳关体育活动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指出的教师身心健康问题在当前中小学教师中确实存在。近几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已经注意到教师身心健康问题并探索采取了依法保障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师职称、加大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倡导全民健身等措施,切实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发展。

  依法落实和推进教师体检和休养制度。《教师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修养。教育部要求各地完善惠师措施,努力保障教师各项权益。要落实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的法律规定,减轻教师过重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保证教师身心健康。各地积极贯彻要求,已基本落实中小学教师身体健康年检制度。关于教师休养,许多地方也根据实际进行了探索,如江西每年邀请一批乡村教师代表参加休假疗养,鼓励支持各地每年安排做出突出贡献的乡村教师休假疗养。陕西省坚持实施教师荣誉休养制度,实施乡村教师专项计划,安排优秀乡村教师学术度假和疗养。

  切实改善教师待遇。国家十分重视保障中小学教师待遇。中小学等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工作人员工资收入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津贴补贴主要体现对苦、脏、累、险和特殊岗位以及艰苦边远地区工作人员的倾斜,执行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标准;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单位在核定的总量内按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义务教育学校从2009年起实施绩效工资,保证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教师还按规定享受相应工资倾斜政策。教师工资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得到较大提升。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严禁简单用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中小学教师。要求各地落实工作主体责任,加快建立科学的、符合中小学教师工作特点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伦理道德、教育教学能力与教学实绩。以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广大教师身心健康,将教师考核评价工作与教师个人成长、教师切身利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紧密相连,加强教育各部门统筹合作,形成工作合力。

  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2015年8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5〕79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设置了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打破中小学教师职称“天花板”,拓展了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强调同行评价和业内认可,强调严格掌握评审标准,严格履行评审程序,严格控制评审数量,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和回避制度,体现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更加公平公正。明确职称评审严格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不再进行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出现岗位空缺,教师可以跨校评聘,推动了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这些政策措施对有利于激励中小学教师安心从教、舒心从教。

  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培训。2012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提出,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使教师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在“国培计划”中,专设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开展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培训。深入了解教师的实际需要,帮助教师掌握一些有效释放压力的方法,正确定位自身,学会悦纳自己。2010年―2015年,“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共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2600余名。同时,发挥“国培计划”示范作用,推动各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如《甘肃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就提出,每个乡建1所乡村教师活动中心,设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室,为教师身心健康提供服务,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推动教师加强体育锻炼。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不断加强学校体育的战略规划和整体推进工作。《教育法》《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学校体育工作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发展体育事业,推广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而现实生活中,确实是如您提到的,“许多中小学教师的身体处于严重亚健康和疾病状态”,这种状态并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小学教育实行“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教师的管理、培养、培训、考核等工作责任在县、在校。您提出的鼓励教师加强体育锻炼、加强教师健康管理等意见,工作主体落实在县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很多地方学校结合本地特色,开展师生体育锻炼。比如湖北宣恩县,就将富有土家特色的摆手舞、滚龙莲湘、土家民族舞等形成课间操、体育课的必备内容,师生共同参与,将阳光体育运动融入民族特色。

  下一步,教育部将指导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做好教育资源统筹配置工作,多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从地方实际出发制定好本省中小学教育教师的各项政策;强化县级政府主体责任,保障中小学教师待遇,做好教师的考核评价工作等;进一步要求学校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帮助教师保持健康体魄和乐观向上心态,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观念,身体力行,教书育人,带动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和体魄,真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衷心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16年11月8日

收藏
(责任编辑:杨霞(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