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建议〔2017〕第371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振兴师范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的源头活水。有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才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育部高度重视教师教育工作,不断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采取切实措施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
一、关于发挥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中小学教师教育体系。目前,全国共有师范院校187所,举办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383所,认定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47所,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初步形成。近年来,先后公布中小学教师和校长专业标准,印发教师教育、“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等课程标准,健全教师教育标准体系,全面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同时,对高职高专院校设置国控教育类专科专业严格设置基准,规范办学行为,确保办学质量。
下一步,教育部将研制出台师范类专业认证办法和标准,启动实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引导师范院校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业,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同时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推动一批有基础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设立师范专业,开设教师教育课程,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
二、关于支持高水平师范院校建设
教育部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师范院校。一是实施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计划。2009年,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启动实施 “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计划”,推动部属师范大学建设教师教育创新和教学平台,加强教师教育改革发展。二是推动省部共建师范大学。教育部与相关省份共建17所师范大学,指导成立全国省部共建师范大学协作联盟;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支持14所中西部师范院校建设。三是加强幼教、特教院校和专业建设。推动地方综合院校、师范高等专科院校加强幼儿园教师培养,支持6所幼儿师范学校升格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二期专项,重点支持25所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建设。四是推进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建立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01个,全国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基地10个,引导各地建立省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300个,教师企业实践单位580多家,基本形成以国家级基地为引领、省级基地为主体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广西、山东、浙江等省份开展省级教师教育基地遴选建设工作,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支持师范院校建设。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强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扶持一批办学质量高的师范院校、综合大学师范专业,建成国家级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培养基地。对重点建设师范院校或师范专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和保障。引导师范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支持师范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规格和办学层次。
三、关于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近年来,教育部持续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多措并举,不断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一是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设立卓越中学、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等5类教师培养改革项目,遴选确定全国64所院校的86个项目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在招生选拔、高校与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二是深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2011年,教育部启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发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提出国家标准。2012年,全面启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200门课程通过网络免费向社会开放;2017年,启动第二期200门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三是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2016年,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从构建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丰富创新教育实践的形式、组织开展规范化的教育实习等9个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切实落实师范生教育实践累计不少于一个学期的制度。
下一步,教育部将研制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积极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采取切实措施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师范类专业办学,加强师范生培养管理和考核评价,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四、关于吸引优秀学生从教
近年来,国家通过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特岗计划、农硕计划等,吸引大批优质生源报考师范专业,为乡村学校培养补充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优秀教师。一是推动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从2007年起,6所部属师范大学在全国招收培养免费师范生,师范生毕业后回生源所在省份任教。截至2016年,累计招生9.4万人,毕业进入教师队伍6.2万人。在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示范引领下,全国28个省份先后采取公费培养、到岗返还等多种方式实施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每年培养4.1万名免费师范毕业生直接到农村任教。二是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2013年以来,累计招聘28万名农村特岗教师,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1000多个县30000多所农村学校。扩大实施范围,将连片特困地区以外的中西部265个省贫县纳入实施范围。三是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采取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方式,每年为农村学校培养约1000名高素质中小学教师。四是加强对非师范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前的教师教育培训。已建成的200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及正在建设的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免费提供给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及社会人士修习。同时,鼓励高校针对有从教意愿的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教师教育课程,协助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
下一步,教育部将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鼓励实行师范生提前批次录取,采用“大类招生、二次选拔”方式,或采用到岗退费、免费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选拔有志于从教的优秀学生进入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继续深入实施特岗计划和农硕计划,吸引更多师范院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继续推进公益性教师教育在线学习中心建设,推动一批有基础的高水平综合大学积极参与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支持建设一批由省级政府统筹,教育、发展改革、财政、编制、人社等部门密切配合,高校与中小学协同开展教师培养培训,职前与职后相互衔接的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带动区域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师培养培训质量。
感谢你们对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7年9月28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