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教育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第6351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2017〕第382号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学前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 关于建立幼儿园教师职称评聘制度

  2012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提出“分类推进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完善符合各类教师职业特点的职务(职称)评价标准。”同年,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2012〕11号),也明确提出“完善幼儿园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制度。合理确定幼儿园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完善符合幼儿园教师工作特点的评价标准,重点突出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工作业绩和保教能力。结合事业发展和人才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幼儿园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幼儿园教师,在职务(职称)方面实行倾斜政策。确保民办和公办幼儿园教师公平参与职务(职称)评聘。”

  下一步,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中,教育部将结合学前教育自身的工作特点,不断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细化相应评价标准,切实落实教师职称评审政策向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幼儿园教师倾斜,加强学前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二、 关于定向培养幼儿园教师

  国家高度重视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自2007年国务院启动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以来,6所部属师大共招收2294名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2011-2016届共有1001名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毕业回生源所在省份任教。2014年,教育部等3部门印发《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教基二〔2014〕9号),鼓励地方建立完善学前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为农村幼儿园培养一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层次教师。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份启动实施了包含学前教育专业在内的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为地方定向培养补充幼儿园教师。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推动实施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深入推进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幼儿园教师。

  三、 关于加大幼儿园教师培训力度

  2010-2016年,在“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中,专门设置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为全国各地培养了1万余名幼儿园“种子”教师,辐射带动区域内幼儿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在“国培计划”——幼师国培项目中,通过实施乡村幼儿园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送教下乡、幼儿园教师网络研修、乡村幼儿园教师访名校和乡村幼儿园园长培训,累计培训幼儿园教师和园长100万余人次,为中西部地区乡村幼儿园教师提供到高等院校、城市优质幼儿园交流学习的机会,提升了参训教师的能力和素质。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在“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中实施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发挥“种子”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区域内幼儿园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在“国培计划”——幼师国培项目中,重点面向乡村新建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园转岗教师,提升乡村幼儿园教师的保教能力。

  四、关于对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近年来,为补齐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短板”,国家加强对各地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督导检查。2012年,国发〔2012〕41号文件规定,“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要以补足配齐为重点,切实加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严格实施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依法落实幼儿园教师地位待遇。要加强考核督导,把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作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政绩考核、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建立教师工作定期督导检查制度,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并公告督导结果,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同年,教师〔2012〕11号文件也明确提出“地方各级教育、编制、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督导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确保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成效。”2014年,教育部等3部门印发《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教基二〔2014〕9号)提出,“要加强督导检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对各地行动计划的编制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各地要建立督导检查和问责机制,将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地方各级政府教育工作实绩的考核指标。”

  下一步,教育部将督促各地落实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强对对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感谢您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7年9月28日

收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