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教育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第4496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2017〕第384号

  您提出的“关于国家大力支持西部各省区重点建设一所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教育部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师范大学建设,与相关省份共建5所西部地区师范院校,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支持10所西部师范院校建设。

  一、关于加大对教师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支持力度

  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是办好师范教育的基础和保障。一是创新教师教育模式,遴选确定全国64所院校的86个项目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中央财政提供2400万元专项经费进行专项支持,加大推免等政策支持力度,推动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其中,西部地区11所师范院校20个项目入选。二是深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计划,200门课程全部在“爱课程网”上线免费共享使用。其中,西部地区17所院校41门课程入选。

  下一步,教育部将研制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加强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建立健全教师教育本科和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体系,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授予单位及授权点向师范院校倾斜;强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专业发展、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建设一批国家教师教育示范基地,引导师范院校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业,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

  二、关于为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培养补充优秀教师

  近年来,国家通过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特岗计划、农硕计划等,为西部地区培养补充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秀教师。一是推动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从2007年起,6所部属师范大学在全国招收培养免费师范生,师范生毕业后回生源所在省份任教。截至2016年,累计招生9.4万人,共有6.2万人毕业后进入教师队伍。其中,西部地区招生5.3万人,毕业进入教师队伍3.4万人。在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示范引领下,西部地区12个省份先后采取公费培养、到岗返还等多种方式实施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每年培养近2万名免费师范毕业生直接到西部农村任教。二是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2013年以来招聘28万名农村特岗教师,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1000多个县30000多所农村学校。扩大实施范围,将连片特困地区以外的中西部265个省贫县纳入实施范围。提高工资性补助标准,中央财政补助由2012年西部人均2.7万元提高至人均3.46万元。三是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倾斜支持西部地区师范大学,采取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方式,每年为西部相关省份农村学校培养约500名高素质中小学教师。

  下一步,教育部将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鼓励实行师范生提前批次录取,或采用“大类招生、二次选拔”方式,或采用到岗退费和公费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选拔有志于从教的优秀学生进入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继续深入实施特岗计划和农硕计划,吸引更多师范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乡村学校任教。

  三、关于加大对口支援工作力度

  教育部积极推动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和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帮助提升西部地区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办学能力。一是推动对西部师范院校进行支援和东西部高校全方位合作。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实施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支持6所部属师范大学和东部地区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办学特色以及受援高校的实际情况,对西部地区省份高校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截至目前,支援高校已达到100所,受援高校75所,西部省属师范大学都有高水平大学进行对口支援。多年来,各支援高校选派优秀干部和教师,持续有力支持受援高校,帮助受援高校发展优势特色学科专业,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与受援高校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受援高校抓住发展契机,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能力。二是推动东西部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对口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区中等职业教育,实施17个东中部职教集团与17个地州“一对一”、33所民办本科学校与17个地州“二对一”结对帮扶;对口支援南疆职业教育,指导北京等援疆省份的124所国家中、高职示范校和其他优质学校,以“多对一”委托管理等形式,对南疆4地州和兵团3个师的50所职业院校进行深度帮扶;对口帮扶滇西地区发展,深化10个东部地区职业教育集团“一对一”对口帮扶滇西边境山区10州市和职业学校工作,在对口合作市州制订完善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滇西地区重点企业骨干技术工人培训等给予支持。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以补齐短板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支援,进一步加大对包括师范院校在内的西部地区高校的对口支援工作力度,以提高受援高校师资和管理水平为重点,引导受援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全方位、深层次支持西部师范院校发展;继续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推动开展东西职业院校协作全覆盖行动、东西协作中职招生兜底行动、职业院校参与东西劳务协作等三大任务,促进西部地区共享东部地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四、关于更好发挥教师教育在精准扶贫战略中的作用

  面向西部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加大教育扶贫力度,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一是改革实施国培计划。从2015年起,国培计划调整实施范围,集中支持中西部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园长培训。同时推进国培计划改革创新,加强统筹规划,改进培训内容,推行混合式培训,打造本土化团队,优化项目管理,建立乡村教师常态化培训机制。2015-2016年,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西部省份19亿元,培训西部乡村教师、校园长近200万人次,有效地促进了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二是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倾斜支持西部地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支持5万名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完成300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业点立项建设,开发100个本科专业中职教师培养方案及800门核心课程、特色教材和数字化资源。引导西部地区教师培养培训资源匮乏省份充分利用省外资源,与资源丰富省份联合组织实施项目。通过鼓励支持东部省份利用对口支援、合作帮扶、联合实施项目等方式,动员省内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主动对接和服务西部省份,在师资、课程、网络资源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实施国培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等项目,全面提高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教师素质,进一步发挥教师教育在教育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

  感谢您对教师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7年9月28日

收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