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第0004号(教育类002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提案[2017]第265号

  您提出的“关于组建师资教育工作组,实施精准教育扶贫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务院扶贫办,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教育部始终将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关键,采取一系列举措,筑牢乡村教师队伍基础,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全力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着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多措并举,重点支持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一是全面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自2012年起,教育部联合财政部按照“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的原则,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2012-2016年,中央财政累计下达奖补资金112亿元,惠及8.1万所学校的130万名乡村教师。到2016年底,全国共有连片特困地区的684个县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人均每月标准284元。目前,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省份已实现全覆盖,改善了乡村教师生活待遇。二是推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自2006年起,教育部、财政部、原人事部、中央编办联合启动实施“特岗计划”,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2006-2016年,共招聘59万名特岗教师到中西部22个省份、1000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任教,为中西部农村地区补充了大批高素质教师。三是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自2007年起,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在全国招收培养免费师范生,吸引和培养一批优秀师范生自愿投身到中小学和农村教师队伍中。截至2016年,累计招收免费师范生9.4万人,毕业进入教师队伍的6.2万人。在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示范带动下,目前已有27个省份实施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以公费培养、学费返还等多种方式,每年定向招收约4万余名师范生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四是推进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自2010年起,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着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更好支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从2015年起,“国培计划”集中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培训。“国培计划”实施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15亿元,培训中小学教师超过1100万人次,有力提升了农村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五是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2015年9月,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各地制定职称评聘具体评价标准条件时,要综合考虑乡村小学和教学点实际,对农村教师予以适当倾斜,吸引和稳定优秀教师在边远贫困地区乡村小学和教学点任教。在乡村学校任教(含城镇学校教师交流、支教)3年以上、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据了解,很多省份在职称评审中专门对农村教师增设加分项目或调整评分标准;各省份对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均不作外语成绩、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加大对一线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倾斜力度,有效激发了乡村教师队伍活力。

  二、着力加强“三区”教师队伍建设。聚焦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教育发展需求,自2013年起,教育部会同中央组织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2013-2016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27个项目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派出8.3万名教师到1272个县支教。实现了连片特困地区680个县、连片特困地区以外的15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418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2个兵团困难团场全覆盖,有效缓解了“三区”师资紧缺、优秀教师不足的矛盾,有力推动了“三区”教育均衡发展。

  三、着力实施万名教师支教计划。针对西藏、新疆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动教师援藏、援疆工作,从今年起,教育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动实施万名教师支教计划。组织内地优秀教师到西藏、新疆支教,带动和培训当地教师,建立西藏、新疆与内地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常态化机制,帮助西藏、新疆提升教育发展水平。选派支教教师坚持选优配强,由对口支援省份按照对口支援机制,精心组织遴选教师赴西藏和新疆中小学支教。选派教师以理科为主,兼顾其他学科;以中学为主,兼顾小学。每5-10名教师组成一个小组,对口支援一所学校,努力为西藏、新疆建设事业打造一支生力军。今年首批向西藏、新疆新增派教师4000人,加上各对口支援省份已经援派的教师和顶岗实习的师范生,总计达到5500人。

  四、着力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将结对帮扶和对口协作作为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重点举措,通过深化优质师资对口交流,带动和支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教育部联合国务院扶贫办印发《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2016-2020年)》,组织东西部职教集团、高职院校、中职学校搭建“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帮扶关系,努力推进实现对西部地区职教集团、高职院校、中职学校结对帮扶全覆盖。同时,规划和指导各地实施“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在县域内实施城区优质幼儿园对口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在市域内实施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帮扶农村薄弱义务教育学校,在省域内实施省、市优质高中对口帮扶贫困县普通高中;鼓励东部地区开展与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通过支援方定期选派符合受援方需要的教学团队,到受援方进行教学帮扶,以教学示范、讲学、报告、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为受援方培养教学骨干力量,带动受援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整体水平提升。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全力推进实施《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框架下,深入推进实施“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加大师资对口帮扶力度,努力提升贫困地区和边疆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二是会同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继续组织东部267个县(市、区)对口帮扶西部406个贫困县,进一步拓宽教育脱贫通道,鼓励东部有帮扶任务的县(市、区)组织教师工作组到对口扶贫县开展教育精准扶贫。三是推进落实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行动,细化政策措施,完善结对关系,加快实现东部发达地区优质中职教育资源对西部贫困地区的帮扶全覆盖。

  感谢您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7年10月25日

收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