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教育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第4251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2018〕第322号

  您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挥师范院校强师兴国主体作用的建议”收悉,经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国家高度重视师范院校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工作。近年来,先后出台系列政策举措,创新教师教育制度,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不断提升教师教育质量。

  一、关于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适时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提升师范教育保障水平。根据《意见》决策部署,2018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计划》),指出要加大教师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力度,提升教师教育保障水平。根据教师教育发展以及财力状况,适时提高师范生生均拨款标准。从2013年起,在统一的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上,中央财政对6所部属师范大学按照每生每年0.3万元的标准增加本科生均拨款,支持提高免费师范生培养质量,并于2017年起,对中央高校所有师范生按照上述标准,增加安排生均拨款。

  二、关于加强师范院校建设

  一是推动建设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意见》提出,研究制定师范院校建设标准和师范类专业办学标准,重点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计划》提出,综合考虑区域布局、层次结构、师范生招生规模、校内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办学水平等因素,重点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发挥高水平、有特色教师教育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实施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教师〔2017〕13号),公布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三级监测认证标准。三级监测认证分别定位于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要求监测、教学质量合格和卓越标准认证。通过专业认证,进一步规范师范类专业办学,督促师范专业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目前,认证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三、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一是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4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分类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四年来,62所高校的80个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在协同育人、招生就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二是改进完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2007年以来,北京师范大学等6所部属师范大学累计招收10万余名公费师范生,已毕业履约7万人,其中90%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带动了28个省份实施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每年补充4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四、关于提高教师待遇保障

  按照《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2006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此外,对于边远贫困地区的乡村教师,制定一系列倾斜政策予以保障,提高补助标准。对于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和民办学校教师,也相继出台政策在待遇保障上争取尽快实现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意见》中指出,要不断提升教师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分别就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的国家公职人员身份、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提升乡村教师待遇、维护民办学校教师权益、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提升教师社会地位等方面做了要求。

  五、关于营造尊师重教风尚

  充分发挥优秀教师高尚师德的感召浸染和辐射带动作用。近年来,教育部联合中央宣传部等部委宣传了钟扬、黄大年、李保国、张丽莉等全国优秀教师重大典型;联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连续8年组织开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表彰活动;联合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开展全国师德标兵和全国师德楷模表彰宣传活动。会同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开展“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当代教师风采”优秀微视频展播活动,利用各类新媒体公开播出,用群众身边的典型诠释当代教师阳光美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成绩显著的新形象,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感染和引领广大教师树立高尚师德。2017年,在第33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教育部集中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涌现出的200位优秀教师(集体)进行了分层次、成系统的宣传,组织各地各校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2018年,在各地推荐基础上,教育部审核认定了首批20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自活动启动以来,各地各校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扎实推进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深入学习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涌现了一批成绩突出的团队。

  六、关于发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库作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级综合性教育科学研究机构,数十年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以服务决策、创新理论和指导实践为己任,系统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和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理论贡献。

  下一步,教育部将认真研究您提出的相关建议,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政策文件,深入贯彻《意见》决策部署,认真落实《计划》行动任务,建设一批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和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继续推进“国培计划”、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师范类专业认证,为造就大批“四有”好老师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8年9月30日

收藏
(责任编辑:曹建(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