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教育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第4492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2018〕第351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优先发展教师教育,助力山西转型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的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有关要求,明确提出要大力振兴教师教育,制定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师〔2018〕2号,以下简称《计划》),着力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一、关于加强教师教育类学科建设

  教育部大力支持教育学科及教育专业学位发展。目前,全国共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35个、硕士点99个,教育学专业博士点27个、专业硕士点164个。2018年批准新增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硕士点19个,教育专业博士点12个、专业硕士点24个。其中,批准地方师范院校新增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硕士点5个;教育专业博士点10个、硕士点5个。

  下一步,教育部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有关要求,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授权单位及授权点向师范院校倾斜,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

  二、关于国培计划、公费师范生培养等方面给予山西等中西部省份更多支持

  一是实施“国培计划”。从2015年起,“国培计划”集中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校长培训。2017年,“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对山西省投入资金6500万元,采取顶岗置换、送教下乡、网络研修、短期集中、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方式培训19万余人次,着力提高中部地区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是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2007—2017年,6所部属师大在中部地区招收公费师范生共31419名,其中96.8%公费师范毕业生回中部省份任教,为中部教育发展培养补充了一批高素质教师。在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的示范带动下,山西等中部省份启动了本省师范生公费教育工作,重点培养补充“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2018年,教育部将继续推动中部省份科学统筹规划本省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力度实施地方师范生公费教育,为当地培养补充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

  三是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4年,教育部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并首批遴选确定全国62所院校的80个项目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中央财政提供2400万元专项经费进行支持,推动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其中,包括山西师范大学的“实践取向的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生物教师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入选。

  四是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2013年以来招聘28万名农村特岗教师,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1000多个县30000多所农村学校。扩大实施范围,将连片特困地区以外的中西部265个省贫县纳入实施范围。

  五是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采取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方式,每年为中部相关省份农村学校培养约500名高素质中小学教师。

  下一步,教育部将扎实推进《计划》的实施,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乡村学校教师培养,支持中西部地区提升师范专业办学能力,推进本土化培养,逐步扩大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规模,为包括山西在内的中西部地区培养更多合格教师。

  三、关于支持山西高校及山西师范大学建设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于2013年初印发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教高〔2013〕2号),逐步形成了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支持体系。教育部高度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整体面貌明显改观,整体实力得到明显提升。

  一是开展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2013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的实施意见》(教高〔2013〕6号),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建设资金,并给予一系列政策倾斜,在13个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中西部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支持1所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大学建设,山西大学被纳入支持范围。通过高校、省级政府、中央政府三方共同努力,山西大学学科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师资水平显著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国际交流日益活跃,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对区域内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加凸显。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7号),提出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按“一省一校”原则,重点建设14所高校,推动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保障机制改革。教育部将贯彻落实国务院要求,继续支持山西大学改革发展。

  二是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一期)”,支持100所中西部高校重点加强面向本科生的教学实验室、综合实验训练中心、图书馆等设施建设并配置必要的设备,提高本科教学基础能力。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4所高校入选工程(一期)建设支持范围,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实验技能水平、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十三五”以来,教育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100所左右中西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聚焦人才培养,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用“硬件”建设支撑“软件”改革。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医科大学、长治医学院4所高校被纳入支持范围。

  三是组织东部高校大力支援中西部高校。2001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103所东部高校对口支援83所西部高校。对口支援高校以服务国家、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为己任,大力弘扬“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求实效”的对口支援精神,实施了“团队式”支援,把支援精准到学院、学科、专业和课程,大到学校发展规划制订,小到一门课程的包讲包建,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帮扶格局。一方面输送骨干,支援高校共选派1500多名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到受援高校支教。另一方面培训教师,支援高校共接收3600多名中西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访学研修。

  下一步,教育部将推动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做好谋划布局,精准施策,既要加大投入,着力解决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又要提高中西部高等教育质量,解决好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推动形成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的良好生态。

  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8年9月30日

收藏
(责任编辑:曹建(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