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第3174号(教育类325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提案〔2018〕第407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

  国家高度重视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一是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2017年,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残联启动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教基〔2017〕6号,以下简称《二期计划》),支持师范类院校和其他高校扩大特殊教育专业招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2017年,全国共有46所本专科高校招收特殊教育专业学生4700余人。根据《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二条“高等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等有关规定,制定分学科专业招生计划属于高校办学自主权范畴。教育部积极支持有关院校根据特殊教育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稳步扩大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二是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4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分类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其中,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重点探索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联合培养机制、特殊教育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培养机制,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学科交叉,培养一批富有爱心、素质优良、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卓越特殊教育教师。目前,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5所师范院校正在实施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改革项目。三是在师范生培养中增加融合教育相关内容。推动普通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师范专业试点开设特教课程,培养师范生的融合教育理念和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能力。同时,鼓励培养院校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将特殊教育学分列入教育硕士必修学分。四是推进特教师资定向培养。《二期计划》提出“加大特殊教育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力度。各地采取公费培养、学费减免、助学贷款代偿等措施,为中西部贫困地区定向培养特殊教育教师。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高校经向其主管部门申请,并经教育部核准备案,可面向部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安排少量定向就业招生计划。目前,江西等省份在定向培养乡村教师中设置特教师资培养计划。

  关于提案中提到“将特殊教育专业招生调整为提前志愿录取批次”。提前批次的设置,主要是招收专业志向更明确、报考积极性高的学生,但提前批次本身不划定批次线,即使将特殊教育专业招生调整到提前批次也不一定能达到优化生源质量的目的。

  下一步,教育部将深入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师〔2018〕2号),继续推动各省(区、市)择优选择师范类院校和其他高校增设特殊教育专业,推动高校进一步扩大特殊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启动特殊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推进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培养质量;鼓励高校在师范类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课程。

  二、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训

  重视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工作。从2012年开始,在“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中专门设置了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2012-2017年,对7450余名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同时,将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纳入“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为各地培训了一大批特殊教育教师,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一是在“国培计划”中增加融合教育教师培训。在“国培计划”中设立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增加融合教育培训内容。同时将特殊教育相关内容纳入“国培计划”有关培训中,着力增强教师的融合教育理念和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能力,为中小学培训了一批特殊教育“种子”教师。二是深化“国培计划”培训模式改革。2013年,出台《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明确提出,要通过现场诊断、案例教学、跟岗培训和情景体验进一步增强培训实效。2015年,出台《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改革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5〕10号)提出要通过顶岗置换、送教下乡、网络研修、短期集中、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同时实施培训学分制,推行培训自主选学,实行培训学分管理,建立培训学分银行,搭建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的“立交桥”。自2017年起先后实施“国培计划”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推进包含特殊教育教师在内的高端人才培养。此外,各地也根据实际,采取多方式完善教师培训模式,提升培训质量。

  下一步,教育部将深入推进《二期计划》,继续在“国培计划”中实施特殊教育教师专项培训,加强统筹,持续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满足各类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8年10月10日

收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