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教育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第3220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2017〕第363号

  您提出的“关于将义务教育延伸至学前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2011年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各地以县为单位连续实施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着力扩大普惠性资源。一是大力发展公办园。要求各地根据人口分布情况做好规划,合理布局公办园。国家实施一系列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推动各地新建、改扩建公办园,利用中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支持城镇街道和农村集体举办公办园。截止到2016年,全国公办园数量达到8.56万所,在园幼儿达到1976万人,分别比2009年增加74%和30%。二是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采取购买服务、生均补贴等方式对民办园予以经费支持,引导和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大部分地区已出台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和管理办法,建立普惠性民办园认定与退出机制。各地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中小学财务制度》等文件加强幼儿园收费及财务管理。三是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管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并移交办成公办园或者普惠性民办园。各地按照国家要求,陆续出台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具体办法,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移交。山东、浙江等地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调研和督查,推动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落到实处。四是加强幼儿园监管。修订公布《幼儿园工作规程》,出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指导各地加强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监管和指导,明确3-6岁儿童“学什么”“怎么学”和“教什么”“怎么教”。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和随机抽查制度,加强对幼儿园办园资质、教师资格、办园行为、收费等方面的监管,建立信息公示制度,及时公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2016年,全国共有幼儿园近24万所,在园幼儿规模4414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7.4%,人民群众关心的“入园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但由于底子薄、欠账多,目前学前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普惠性资源依然不能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入园需求。

  关于将义务教育延伸至学前教育,我们组织专家做过研究论证。专家们认为,义务教育具有普及、免费和强制等特点,目前老百姓对学前教育的主要诉求是希望政府承担更多责任,加大投入,保障入园机会和合理分担教育成本,尽快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对学前教育是否应该具有强制性,或者多长年限的学前教育应该具有强制性,各界还有不同看法,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论证。目前最迫切的是根据人口的变化和城镇化趋势,进一步落实政府责任,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满足老百姓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求。同时,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虽有了较大提高,但基础还比较薄弱,发展还不够均衡,政府财力应优先保障九年义务教育发展,推动义务教育在实现县域基本均衡的基础上向优质均衡发展。

  今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左右,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坚持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推动各地以县为单位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逐年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支持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扩大公办资源,进一步提高公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的能力。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管理,开展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对未按规定建设或移交、没有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的进行全面整改,研究将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与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挂钩,确保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的规范有序。要求各地制订普惠性民办园认定标准,逐年确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实行政府指导价,通过多种形式予以扶持,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提高普惠性资源覆盖率。二是健全成本分担机制。建立生均拨款、收费、资助一体化的经费投入机制。中央财政继续安排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推动各地加大学前教育投入。省级政府加强统筹,加大对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各地加快制订公办幼儿园生均拨款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解决幼儿园日常运转问题。完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优先资助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三是进一步加强业务监管和工作指导。加强县级政府对幼儿园的监管责任,推动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合理安排幼儿园一日生活,全面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要求,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继续开展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传播科学育儿理念,引导幼儿园和家长科学育儿。完善学前教育教研责任区制度,加强对薄弱幼儿园的指导,整体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7年9月30日

收藏
(责任编辑:姚振(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