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建议〔2017〕第466号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中小学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建议”收悉,经商人民银行,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相关建议很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教育部高度重视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工作指导,积极推动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等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加强相关课程建设。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国民金融素养。教育部积极推动落实《意见》要求,在研制中小学品德、数学等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研制中,有机融入金融基础知识相关内容。品德课程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分别要求学生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与人生观。数学课程要求培养学生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设置相关知识选修系列,为希望在经济方面发展的学生进一步打下基础。一些地方和学校积极开发如基础金融知识、“小保学保险”、金融与理财等金融特色课程,强化金融知识教育的课程建设。
二是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教育部门会同人民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试点工作,组织教育部门、试点学校和金融机构共同开展专业化培训,取得积极成效。2014年以来,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协同金融、教育等部门,组织“南粤金融 春风化雨”金融知识进学校活动,已覆盖广东省1600多所中小学,覆盖学生50多万人。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会同教育部门开展初等、中等、高等及成人教育系列金融教育试点工作,截至2016年9月,福建省各类试点院校共计156所,受教育学生超过3万人次。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会同教育部门,将《金融与诚信》课程正式纳入小学选修课程。
三是组织社会实践活动。2011年5月起,教育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粮食局、国家档案局、水利部、环保部、中国科协等多家单位,充分利用各部门优质教育资源在公共机构、公共设施、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建立了各类主题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608个。各基地针对不同年龄段中小学生设计了不同活动方案,开展了包括金融普及知识、信用意识教育在内的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内容涵盖传统文化教育、节粮、节水、科普、金融、环境教育等多个领域,为中小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探索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有效机制,加强相关课程和教材开发,创新开展相关实践教育活动,提炼试点经验,挖掘成功典型,并建立金融知识教育评价和反馈机制,进一步提高金融知识教育实施效果,提高国民金融素养。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7年9月30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