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建议〔2017〕第485号
您提出的“关于制定中小学生必须保证足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规范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很重要,对我们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具有积极意义,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引领,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部2001年公布实施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要求从小学三年级起,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共占总课时的16%-20%,有力地保证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正在研制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提出了课时要求,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一周的社会实践,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十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必须修满8个学分。今年8月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规定“德育要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紧密结合,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每学年至少安排一周时间”。各地各校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类校外活动场所、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广泛开展了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
二是推进基地建设,提供社会实践活动场所。教育部实施了“蒲公英计划”,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县区乡镇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十五”至“十二五”期间,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1841个,会同中央文明办、财政部等支持建设12000多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十三五”将继续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建设一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其中也包含了企业单位,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场所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鼓励校企合作,做好师生实习和培训工作。自2014年起,教育部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2016年,共有60余家企业支持项目2000余项,资助经费近7000万元,参与高校约580所。2017年,第一批已有89家企业支持项目4500余项,资助经费约2.6亿元。以谷歌、苹果、英特尔、微软为代表的一批跨国公司和华为、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创新型企业均积极参与其中。支持部属高校加强与地方中小学的联系,将博物馆、校史馆及部分实验室、科研创新基地等向中小学生开放,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拓宽渠道。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推进青少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校密切联系社区、企业,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为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有力支撑。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7年9月30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