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第1428号(教育类133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提案〔2017〕第318号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对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为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教育部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总结以往工作和各地实践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就改进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提出了进一步要求,进行了部署。

  一、进一步完善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意见》强调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察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意见》将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5个维度,并提出了主要考察内容和重点。

  如在思想品德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重点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如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帮助,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为赛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活动做志愿者。

  如在艺术素养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重点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同时,《意见》也明确要求各省(区、市)要提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要求,制定具体办法。要求高中学校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二、不断规范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机制

  为增强综合素质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保证评价内容真实可信,《意见》细化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程序,分为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材料使用等5个环节,构建了系统完整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框架。在写实记录环节,要求活动记录、事实材料真实、有据可查。在整理遴选环节,要求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和典型材料,学生签字确认。在公示审核环节,要求用于招生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于每学期末在教室、公示栏、校园网等显著位置公示,班主任及有关教师要对公示后的材料进行审核并签字。在形成档案环节,要求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档案材料要求突出重点,避免千人一面,学校对学生的档案材料进行审核。在材料使用环节,要求高中学校将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校招生使用,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意见》明确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学校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支持和帮助。还要求各地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公示制度、检查制度、申诉与复议制度和诚信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真实和可信,对弄虚作假者给予严肃处理。

  三、积极探索综合素质评价的应用

  教育部对加强综合素质评价的应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指导各地积极探索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录取和改进高中教学等两个方面的使用。

  一是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2014年,在上海、浙江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2017年,作为第一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上海、浙江已经有首届学生参加新高考招生录取,综合素质评价已经纳入两地 “三位一体”招生和高校自主招生作为重要参考。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作为第二批试点,将于2017年秋季学期进入高考综合改革,四省市已经结合本地实际制订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也都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三位一体”招生或高校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

  二是引导高中教育教学改进。综合素质评价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意见》指出,高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指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您所指出,还存在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的方面。下一步,教育部将指导各地着力完善科学规范、方便适用的评价办法,充分发挥其在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加强指导。组织专业力量,进一步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为地方提供专业支持和帮助。总结推广各地改革试点经验,不断提高实施水平。二是加强培训。结合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开展全员培训,不断提升校长和教师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识和能力。推动高中学校建立健全学生成长记录规章制度,明确本校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要求。三是加强管理。推动地方加快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电子化管理平台。加强监管,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行为。将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评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们将在工作中认真研究吸收您的意见和建议。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7年11月28日

收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