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提案〔2017〕第371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曲进校园 进课堂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你们的提议很值得重视和推广。近年来,教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曲进校园工作非常重视,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音乐课程。教育部高度重视发挥音乐的德育功能,在中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明确要求,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音乐课程中。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增强集体主义精神”等目标。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引导学生以音乐为媒介,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对我国优秀音乐作品的审美体验,增进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二是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多年来,教育部组织开展了“我的中国梦”“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等艺术专题活动,开展了“祖国万岁”“我爱我的祖国”“党在我心中”“歌唱祖国活动”等歌咏活动。文化部组织举办了7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通过举办少年儿童合唱艺术风采展演活动,展示少年儿童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举办童声合唱大师班和童声合唱指挥名家工作坊,交流切磋合唱技艺,开展部分合唱团进社区惠民演出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优秀少儿合唱团视频和全国推荐新创少儿歌曲网络展播,扩大优秀作品与少儿合唱团的社会影响力。积极运用报刊、广播、电视、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大众媒体对主题活动进行宣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三是鼓励歌曲创作加强人才培养。文化部根据“中国少儿歌曲创作推广计划”,自2005年开始先后开展了4批“歌声伴着我成长”全国推荐新创少儿歌曲征集推广活动,累计推出优秀少儿歌曲90首。2016年,开展“主题歌曲创作和推广活动”。从全国报送的377首歌曲中,遴选出15首优秀歌曲,专家们一致认为广大歌曲创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全部创作均围绕“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决胜全面小康等主题,创作了丰富多样的优秀歌曲作品,其中也包含了适合少年儿童演唱的儿童歌曲,对在少年儿童群体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积极引导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曲进校园,让青少年在音乐的熏陶中感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7年11月28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