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提案〔2017〕第384号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适宜的农村学前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学前教育是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启蒙教育,对人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地区一直是我国学前教育的短板。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教育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都把农村学前教育作为重点,要求各级政府将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农村幼儿园建设,努力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水平。
“十二五”以来,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以县为单位连续实施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同时,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学前教育重大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和薄弱环节,在加快发展、推进公平的同时,注重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强化规范监管,多措并举着力提高农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一是明确幼儿园教育相关要求。国家修订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发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一步明确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原则,强调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创设适宜教育环境,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交往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等。二是防止和纠正“小学化”专项整治。下发《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要求各地幼儿园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整治小学化环境,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各地按照国家要求,加强对各类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动态监管,定期对“小学化”现象进行专项检查,对违反规定的幼儿园责令其限期整改,小学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三是加强科学育儿宣传。自2012年起,将每年5月20日-
6月20日定为“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陆续围绕“给孩子适宜的爱”“幼小协同 科学衔接”“让科学育儿进入千家万户”等不同主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幼儿教师和家长充分认识机械训练、提前读写的危害,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科学施教。今年又以“游戏点亮快乐童年”为主题,大力宣传游戏是幼儿特有的学习方式,呼吁幼儿园和家庭利用生活材料和自然材料,创设丰富适宜的环境,支持幼儿快乐游戏、主动学习。
由于农村学前教育基础薄弱,师资专业素质的提高、教科研指导机制的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提高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为解决好这些问题,2017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重点对“十三五”期间农村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推动各地编制实施好第三期行动计划,采取措施加大监管和指导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
一是加强农村保教工作指导。健全农村教研指导网络,完善城乡结对帮扶机制,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辐射作用,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的专业指导。重点引导农村幼儿园深入贯彻落实《纲要》和《指南》,引导教师把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支持幼儿快乐游戏、主动学习。二是加强规范监管。落实县级政府监管责任,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对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小学化”、超越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实际的“城市化”“偏面化”的教育行为坚决予以纠正。三是加大社会宣传。继续做好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重点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理解提前学习的危害。引导小学理解幼儿园教育特点,坚持“零起点”教学。幼儿园和家庭共同配合,小学和幼儿园应双向衔接,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幼儿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四是加强质量评估。教育部正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推进各地建立完善质量评估体系,将各类幼儿园纳入评估范围。把尊重幼儿兴趣和需要、保护幼儿好奇心、支持幼儿主动探究等作为衡量保教质量的重要指标,引导农村幼儿园不断改进保教实践,提高保教质量。
感谢您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7年11月24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