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教育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第2936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2018〕第103号

  您提出的“关于将国歌法纳入中小学教育应有统一规范的建议”收悉,经商中央宣传部,现答复如下:

  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是鼓舞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劲旋律,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对广大中小学生来说,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是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

  您提出的以国歌为题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编写相关内容教材的建议很好,对我们开展相关工作有借鉴意义。教育部对此高度重视,积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以下简称《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以下简称《国歌法》)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国歌奏唱礼仪的实施意见》(中办发〔2014〕66号)(以下简称《意见》),开展相关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指导。指导各地各校积极落实《国旗法》《国歌法》和《意见》要求。印发《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严格中小学升降旗制度的通知》(教基〔1990〕19号),对中小学生升旗仪式具体内容和要求作了规定。发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要求学生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2017年8月,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明确提出除假期外,每周一及重大节会活动要举行升旗仪式,奏唱国歌,开展向国旗敬礼、国旗下宣誓、国旗下讲话等活动。

  二是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热爱、尊重国歌,学唱、传唱国歌,规范、普及国歌奏唱礼仪,对于激发学生爱国报国情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历史教材,2017年秋季学期开学在全国义务教育起始年级投入使用,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其中对国歌教育内容有相应安排。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专设有“升国旗了”内容,介绍升国旗唱国歌的有关礼仪要求,设计了唱国歌的活动;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介绍了建国时把《义勇军进行曲》确立为国歌的有关情况;《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中,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产生的历史作了介绍。音乐课中也有学唱国歌的教学内容,如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有完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并让学生学唱。

  三是创设育人活动。各地各校积极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把会唱国歌作为一项最基本的要求,从小抓实抓好。指导学校结合实际,在每周一和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和主题活动开展时,举行升国旗唱国歌仪式,将升旗仪式、奏唱国歌、国旗下讲话有关要求与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相结合,从而取得良好效果。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唱国歌有关教育活动,基本做到了了解国歌、熟记歌词,唱国歌时吐字清晰、节奏适当,唱国歌时做到立定站姿、神态庄严,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脱帽、脱太阳镜,不提拿物品,不交谈。2017年公布了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名单,在中央军委等部门推荐的基础上,天安门国旗护卫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成为第一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场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旗法》《国歌法》和《意见》有关规定,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抓手,督导各地落实中小学国歌奏唱礼仪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法治专册中进一步体现《国歌法》相关内容,促使广大中小学生和教师切实做到尊敬国旗,会唱国歌,以此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8年9月28日

收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