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教育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第3125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2018〕第400号

  您提出的“关于禁止手机进入中小学校园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建设绿色网络,避免未成年人手机上网成瘾是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做好中小学校网络安全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合理上网、健康上网,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加强工作部署。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导各地积极建设校园绿色网络,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文化。2018年4月20日,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校突出重点迅速开展一次全面排查,集中组织开展专题教育,加强学校日常管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教育部正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中央网信办起草《关于落实网络游戏企业主体责任 切实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通知》,构建相关部门协同共治的工作格局。

  二是开展主题活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将防治学生网络沉迷作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重要内容,积极将《护苗网络安全课》纳入安全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文明上网、安全上网。推动各地实施深入开展中小学校外教育,结合各地各校实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引领中小学生亲近社会和自然,走出虚拟世界。在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联合公安部开展“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平安校园行”主题宣传活动,指导各地组织开展合理上网、健康生活主题演讲等活动。在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开设网络教育专题,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学生认识沉迷网络的危害,了解防治沉迷的方法和对策,增强教师、家长安全监管的意识和能力。

  三是形成工作合力。2018年初,积极配合中央宣传部等相关部门开展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工作,集中开展3个月的专项规范行动,推动网络游戏健康有序发展。2018年4月,印发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的《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提醒广大家长从教育引导、以身作则、注重陪伴、疏导心理、配合学校等方面做好“五要”,引导孩子正确、合理使用网络,防止网络沉迷。目前,正在制作分别供教师、家长、学生使用的预防网络沉迷指导手册,制作专题警示教育片,将在教育部门户网站供各地免费下载使用。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中小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的教育引导工作,鼓励各地各校积极创新教育方式手段,有效引导学生使用手机和互联网,避免学生沉迷网络,同时引导家长以身作则,发挥家长监管作用,营造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家庭环境。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8年9月28日

收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