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建议〔2018〕第404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普及高中义务教育取消农村公办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差别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推进普及高中义务教育
关于将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的问题,教育部进行过专门研究,也广泛听取过社会各方面意见,大家普遍认为目前条件尚不成熟。主要考虑:一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将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坚持雪中送炭,着力兜底线、补短板、保基本、抓关键,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二是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普及、免费、均衡和强制的特点。由于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间较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还较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仍然是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三是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尚未全面普及,投入保障机制还不完善,学校发展很不均衡,在这种情况下将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强制学生入学,可能引发一系列管理和社会问题。四是从国际比较来看,世界各国实施义务教育、免费教育的年限、范围和标准不尽相同,没有统一模式。中高收入、高收入国家和地区义务教育平均年限分别为9.8年、10.4年。我国目前属于中高收入国家,实行9年义务教育是适当的。
“十二五”以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条件逐步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17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8.3%,比2012年提高3.3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已超过世界中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国家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普通高中改造计划”,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50多亿元用于中西部地区普通高中学校校舍改扩建、配置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以及体育运动场等附属设施建设,惠及2000多所普通高中和近千万名学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九大均明确提出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7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攻坚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并将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革命老区作为攻坚重点,着力提高普及水平,优化布局结构,加强条件保障,提升教育质量,努力办好必要的乡镇高中。同时,教育部还同四川、江西、河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青海、新疆等10个普及水平较低的中西部省、区人民政府签署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备忘录》,建立了部省协同推进机制,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支持力度。
二、关于全面取消公办高中重点和普通的区别
我们充分理解你们在建议中提出取消公办高中重点和普通的区别,是为了体现教育公平,为每个孩子都能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国曾经实行过重点学校制度,在资源配置上给予重点学校倾斜。随着我国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重点学校制度的负面作用逐渐凸显,《义务教育法》在2006年修订后明确规定“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这一修订体现的教育公平理念对高中阶段教育也产生了明显导向作用,各地陆续取消了“重点高中”称号,并积极优化普通高中布局结构,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但由于历史原因,加之升学竞争,目前普通高中教育在区域和校际之间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和办学水平还亟待提高。解决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不能简单采取“削峰填谷”的方式拉平不同学校办学水平,需要综合施策,努力办好每一所高中。
一是坚持入学机会公平。目前,我国普通高中实行考试入学政策,初中毕业生要参加统一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报考就读的高中学校。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统一部署,2016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实行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并适当向农村初中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国内外研究和实践表明,普通高中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内涵和任务,与义务教育强调均衡发展相比较,更加强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强调挖掘学生的潜能,强调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推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就要努力实现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攻坚计划》也将推动高中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作为主要措施之一。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在强调打好学生共同学业基础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具选择性的课程资源,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发展需要。
三是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攻坚计划》提出国家扩大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继续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强普通高中建设。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有计划、分年度实施一些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为薄弱学校配齐必要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要求各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建立省域内优质学校对口帮扶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的机制,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建立学习困难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帮扶机制,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你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十分中肯,我们将在工作中认真研究吸纳。今后,我们将着力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以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需求,同时注重缩小城乡、学校之间差距,在办好每一所学校的基础上,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以更好地满足更多适龄青少年接受高中教育的需要。
感谢你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8年9月19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