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建议〔2018〕第412号
您提出的“关于破解小学生‘三点半难题’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如您所说,“三点半难题”是很多小学生家庭的普遍烦恼。学校积极为学生开展课后服务,是增强教育服务能力、解决家长这一难题的切实举措,是一件颇有温度的政府民生实事。“十二五”期间,南京、北京等一些城市就率先开展试点,取得了一些经验和良好效果。2017年2月,教育部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积极开展课后服务。2017年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也要求学校建立学生放学后弹性离校制度。今年5月,教育部在广州召开全国性会议进行再部署。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要求将课后服务工作全面纳入中小学校工作体系,并要认真提高课后服务品质:一是要求普遍开展,各地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强化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普遍建立弹性离校制度。二是明确服务要求,中小学校要充分挖掘学校师资和校舍条件的潜力,并积极利用校外资源,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努力开辟多种适宜的途径,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可为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免费辅导。坚决防止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三是明确经费政策,各地可根据课后服务性质,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有关部门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当适当考虑学校和单位开展课后服务因素;学校和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适当倾斜。设定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的,应当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按有关规定由省级教育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联合报省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执行。四是强调自愿原则,中小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严禁各地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课后服务工作,事小意义大,承载着亿万家庭的迫切期待。做好这项工作,关键在于好事办好、好事办常。我们将不断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做持久。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教 育 部
2018年9月19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