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第1552号(教育类170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提案[2018]第261号

  您提出的《关于减轻教育负担提高二孩出生率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全社会对教育愈加重视,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成本不断增加。在我国人口出生率不高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切实减轻教育负担、提高家庭生育意愿和二孩出生率,应从国家战略高度和长远发展加以认真谋划和推进。

  一、关于尽快在全国推行“弹性放学”制度。近年来,北京、南京等城市率先在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探索,取得了良好收效和有效经验。2017年2月,教育部就专门发出通知,倡导各地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工作。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也对学校提出了积极开展弹性离校工作的要求。为切实解决这项工作在性质定位、政策保障、工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号),要求各地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强化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普遍建立弹性离校制度。可根据课后服务性质,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中小学校要充分挖掘学校师资和校舍条件的潜力,并积极利用校外资源,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努力开辟多种适宜的途径,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可为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免费辅导。坚决防止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严禁各地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二、关于治理“家长作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巩固和改进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我们了解,由于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作业改革也呈现出多样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趋势,但有些作业确实超越了学生实际,家长参与完成、甚至代替孩子完成作业的现象增多,教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的情况在增多,还有少数教师存在布置惩罚性作业等情况。针对上述情况,教育部正在研制《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我们拟将规范作业管理做重点强调:学校年级组和学科组要统筹调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积极开展作业设计交流与评选活动,努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避免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强化面批评析讲解,及时做好反馈。

  三、关于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教育部对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高度重视,把它列为了2018年教育部重点攻坚任务。年初发出通知后,各地摸排情况工作已全面开展,目前已转入开展清理整顿阶段。教育部还约谈了部分重点校外培训机构,督促其严格执行教育部通知要求,坚决遏制校外培训中超标超前教学和强化应试行为。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下半年开始教育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一起开展专项督查,进一步强化长效机制建设,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我们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全社会的支持,教育部和有关部门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攻坚仗。

  四、关于发展普惠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坚持分类引导、不断强化公益普惠性,合理控制家庭教育成本,这一直是近年来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政府主导方向。比如在学前教育阶段,2012-2017年,全国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约7万所,幼儿园总数从18.1万所增加至25.5万所,增长40.7%。但总体来看,普惠性资源占比仍然偏低,2017年,全国共有公办幼儿园9.46万所,占幼儿园总数的37.1%;普惠性民办园6.99万所,占27.4%。二者合计占比仅为64.5%。近期,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教育部研制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到2020年适龄幼儿在公办园占比超过50%,在普惠性民办园的达30%,使80%的幼儿能够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从义务教育阶段看,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办学校共有11384所,比上年增加324所,民办学校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5.2%;在校生1391.85万人,比上年增加102.71万人,增长7.97%;民办学校在校生占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9.58%,比上年提高0.53个百分点。民办学校总体办学规模比较稳定。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是,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

  提高家庭二孩生育率是一项重要国策,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教育部门认真履职尽责义不容辞。我们将认真推进相关工作的扎实开展,切实不断减轻家庭教育负担。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教 育 部

2018年9月19日

收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