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提案〔2018〕第336号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和保障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特别是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办好两类学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是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
一是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27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办好两类学校作出全面部署,在统筹布局规划、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建设、强化经费保障、提高育人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特别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利用“互联网+教育”方式,帮助两类学校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提高乡村学校教育水平。
《指导意见》实行对不足100人的学校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政策,对寄宿制学校按照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完善小规模学校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确保规定的公用经费足额用于小规模学校;探索将学校安保、生活服务等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所需资金从地方财政预算中统筹安排。目前,全国91.2%的县区制订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85.6%的县区制订了闲置校园校舍综合利用方案。到2020年,基本补齐两类学校短板,办学条件达到本省份确定的基本办学标准。
《指导意见》强调发挥中心学校统筹作用。推进乡镇中心学校和同乡镇小规模学校一体化办学、协同式发展、综合性考评,实行中心学校校长负责制;将中心学校和小规模学校教师作为同一学校的教师“一并定岗、统筹使用、轮流任教”;统一中心学校和小规模学校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研活动和教师管理;统筹加强控辍保学工作,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联控联保工作机制;完善城乡学校支教制度,广泛开展对口帮扶活动,努力实现每一所乡村学校都有城区学校对口帮扶;鼓励城乡间学校采取同步教研等多种方式开展交流。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帮扶乡村学校中的作用。
二是落实《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教师编制、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四统一”,努力解决义务教育“乡村弱”问题。实施“全面改薄”项目,2017年会同财政部下达专项资金502.5亿元,目前全国31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20条底线要求”综合达标率上升至94%。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7年下达专项资金185亿元,目前已覆盖全国半数以上的县,并实现了国家扶贫开发县全覆盖,受益学生3700多万人。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全国1.43亿城乡义务教育学生获得免费教科书,1377万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生活费补助。
三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对乡镇教师执行乡镇工作补贴政策,补贴标准不低于月人均200元,并向条件艰苦的偏远乡镇和长期在乡镇工作的人员倾斜。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关心乡村教师生活。2017年,安排71亿元扩大特岗教师招聘、提高补助标准,投资19.5亿元加快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落实资金38.5亿元用于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乡村教师队伍不断加强。实施“国培计划”,2015年起“国培计划”集中支持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校长培训,累计培训乡村教师和校园长540余万人次。2017年,中央财政安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资金19.9亿元。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截止2017年底,全国已实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全覆盖,人均月补助标准为322元,惠及8万多所乡村学校的127万多名乡村教师。
四是加快农村学校“互联网+教育”发展。启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组织编制了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完善“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投资建设、学校持续使用”机制。启动宽带卫星联校试点工作,实施农村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将英语、音乐、美术、科学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通过卫星和宽带网络播发到全国农村中小学校,2017年互联网接入率超过90%。加强国家教育资源中心建设,中小学所有教材版本的总节点数已覆盖10万多个,覆盖率69%,其中人教版等133个版本的资源覆盖率已达到100%。组织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共有450万名教师参与,晒课559万堂。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督促各地落实《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为农村学生提供良好义务教育。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8年9月20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