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提案〔2018〕第341号
您提出的《学生安全教育社会公益宣传不应缺位的提案》收悉,经商广播电视总台,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加强安全教育社会公益宣传的建议对我们今后开展相关工作很有借鉴意义。一直以来,教育部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重视学生安全教育社会公益宣传,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全面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3号)《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国办发〔2007〕9号)《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7〕35号)《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国教督办〔2016〕4号)等文件,要求各地各校做好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并指导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学校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纳入学科课程标准中,要求各地各校将安全教育内容纳入义务教育德育课程中,有机融入到其他学科中。鼓励各地各校结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掌握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意外伤害的能力,掌握必要的健康卫生知识,培养网络安全意识等。推动各地各校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教基一厅〔2014〕2号),鼓励各地将应急疏散演练情况纳入学校考评体系,要求各地各校定期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大力加强实验区和示范区建设,推动实验区和示范区积极探索和创新安全教育工作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加强安全教育宣传。以每年的全国安全日为契机,教育部连续几年委托湖南卫视制作、播出特别节目,如2017年,委托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栏目连续播出三期安全教育日专题节目,以预防溺水、交通安全、预防高空坠落为主题,通过大型实验、专家现场教学、VCR短剧等生动形式,促进安全知识入脑入心,三期节目在中小学生群体中累计收视率为2.25%,收看学生规模近2900万人。此外,还鼓励各地大力做好安全教育日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通过开设专题专栏、刊发评论文章、播放公益广告、举办专题展览、组织街头咨询、张贴海报标语、印发科普读物等方式,对本地中小学安全工作的有效经验和做法进行集中宣传。教育部鼓励各地各校创新教育形式,积极采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如,上海深化互联网+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中小学生骑车注意事项,向学生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教育部还很重视面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知识,要求各校以家长学校为主阵地,依托全国23.6万个城乡社区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以及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阵地,面向家长广泛宣传安全教育知识。
三、构建安全教育宣传合作机制。教育部在全面加强学校安全教育的基础上,积极与其他部门和主题媒体合作开展安全教育公益宣传工作。例如,会同央视网推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各地开展教育活动》的报道,密切关注、广泛宣传各地各校学生安全教育的做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和《安全知识记心间 平安健康伴成长》两条公益宣传片,央视新闻新媒体以图解、移动直播形式推出《夏日去海边 先学好救生技巧》《敲黑板,划重点!宝贝平安暑期课堂“居家安全”开课了》等科普帖子,阅读量均达到200万。教育部正在策划与央视网、全国妇联、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合作,在全社会开展“学生安全教育”主题公益广告征集活动,将安全教育系列短片纳入“全国优秀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作品库”,免费提供给全国广播电视机构下载播放,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安全教育社会公益宣传的力度,积极与相关部门、组织和媒体合作,努力加强安全教育社会公益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指导各地各校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保障机制。总之,要提高全社会对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公益宣传的力度,全面提高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安全意识。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8年9月28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