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提案〔2018〕第134号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国乡村儿童阅读事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经商中共中央宣传部,现答复如下:
阅读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学生阅读工作,为使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有书读”“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近年来,通过不断推进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会同有关单位组织阅读推广等活动,推动农村地区儿童阅读事业稳步发展。
一、加快推进农村学校图书馆建设,丰富学生阅读资源
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承担着组织学生阅读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主要任务。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2018年5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以下简称新《规程》),从体制与机构、馆藏资源建设与管理、应用与服务、条件与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和加强乡镇中心学校图书馆建设,辐射周边小规模学校。教育部、原文化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5〕2号),提出“到2018年,结合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有条件地区要按照学校建设标准补充新建图书馆,改善不达标图书馆,不具备条件的农村中小学、教学点要建有图书柜、图书角。到2020年,绝大部分中小学要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建有图书馆。”据2018年7月公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监测地区92.4%的小学和97.4%的初中有图书馆。
为了保证馆藏图书的数量和质量满足师生阅读需求,新《规程》要求各地要按照不低于人均藏书量小学25册、初中35册、高中45册、完中40册的标准配备图书,要以教育部指导编制的《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合理配置纸质书刊,并且保证每年生均新增(更新)纸质图书不少于一本。
针对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图书少、种类单一等问题,各地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举措,例如浙江省启动实施第三轮书香校园工程(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将继续按照省财政每学年生均5元的标准,为全省3000多所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和欠发达地区城镇中小学校的学生配备图书,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二、多方联动打造品牌项目,推动阅读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圆梦蒲公英”暑期主题活动。设立“品味经典图书”项目,鼓励各地中小学校与家庭密切沟通合作,组织学生在假期阅读经典图书,以学校(年级、班级)或家庭为单位,开展名篇佳作赏析、读书心得讨论、读书笔记和读书报告撰写等活动。会同原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2018年暑期“我的书屋 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引导农村中小学生在阅读中享受快乐,丰富假期文化生活。
二是“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通过鼓励学生阅读中国古典文学、民族文化、历史典故、神话寓言等经典读物和革命传统故事,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加深对革命精神的感悟。
三是“百社千校”活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连续4年组织出版单位深入全国各地特别是边远地区的中小学开展优秀少儿出版物捐赠、知名作家进校园、阅读指导与推广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各类阅读活动10000余场,覆盖10000多所中小学。
四是“书香•童年”学龄前儿童基础阅读工程。经多地调研,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6年启动该项工程,向中西部贫困地区部分学龄前儿童试点发放0-3岁阶段儿童书包并开展阅读推广和指导服务,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农村儿童的阅读体系。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您提出的有关建议对推动我国农村学生阅读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关于“建立统一推广儿童阅读机构”的建议:新《规程》提出“学校可根据需要设立阅读指导机构,指导和协调全校阅读活动的开展”,并明确了阅读指导机构由一名校领导担任负责人,成员由学校图书馆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鼓励家长代表参加。下一步,教育部将组织宣传培训工作,指导各地设立阅读指导机构并积极开展阅读活动,逐步将阅读引向制度化、常态化。
关于“阅读推广纳入教师日常工作”的建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课标还列出了包括文学名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各类建议诵读和课外阅读的篇目,并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阅读要求提出明确的目标和内容。阅读进课程,已然是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的一部分。此外,很多学校积极开展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建设,组织读书节、经典诵读等活动,推动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
关于“加强普及和倡导阅读推广的重要性,让更多社会力量关注乡村儿童阅读”的建议: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单位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系列阅读活动,营造浓厚书香氛围,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农村学生阅读活动。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8年9月20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