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借鉴香港促进内地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建议”收悉,经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您在建议中对香港政府推行学前教育学券计划、改善幼儿园教师薪资待遇以及改善幼儿园师生比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内地学前教育发展具有很好的学习借鉴作用。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坚持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2011年以来,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推动各地连续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一是多种途径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支持各地通过新建、改建幼儿园、依托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等形式增加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各地参照公办园财政投入和教职工管理政策,积极扶持企事业单位、集体办园;积极引导民办园提供更多普惠性服务。二是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各级财政把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全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占比从2010年的1.5%提高到2016年的4.2%。中央财政2011-2017年累计投入学前教育专项资金1100多亿元,带动地方财政投入5000多亿元,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国家出台《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导地方加强幼儿园教师配备,增加教师职业吸引力。杭州要求非事业编制教师与事业编制教师同工同酬。江苏、陕西等地将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和保险的70%-80%纳入财政预算。2011年以来,幼师国培计划投入资金30多亿元,培训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170多万人次。四是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修订《幼儿园工作规程》,出台《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规范性文件,指导地方加强幼儿园准入、教职工资质和配备、收费标准以及保教质量等方面的监管和指导。
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幼儿园近25.5万所,在园幼儿规模4600万人,其中公办幼儿园9.5万所,在园幼儿2028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9.6%,人民群众关心的“入园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由于底子薄、欠账多,目前学前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普惠性资源依然不能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入园需求,“入园难”问题仍然存在。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势必会带来大量新增人口的入园需求,对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
针对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2017年底,教育部联合中央编办等9个部门,对全国13个省(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委托有关研究机构、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开展专题研究,部署31个省开展调查研究。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学前教育必须牢牢把握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提出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0%的目标,对规划、资源、投入、监管、教师队伍等方面问题提出破解思路和举措。下一步,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的决策部署,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精神,推动各地落实政府在学前教育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监管等方面的责任,继续实施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健全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国家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逐步提高财政支持水平。中央财政继续安排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支持地方多种形式扩大普惠性资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幼儿资助制度。推动各省(区、市)健全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制定并落实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或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扶持企事业单位、部队、街道、村集体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发展。二是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大力发展公办园,实施学前教育专项,鼓励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街道村集体办园,将小区配套园优先办成公办园,到2020年全国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原则上达到50%;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使绝大多数幼儿都能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三是完善幼儿园监管体系。指导各地依据国家标准,调整完善幼儿园设置标准,严格幼儿园准入管理。完善审批制度,严格执行“先证后照”制度。强化对幼儿园教职工资质和配备、收费标准、安全防护、卫生保健、保教质量等方面的动态监管,完善年检制度。四是完善待遇保障机制和培养培训体系。认真落实公办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统筹工资收入政策、经费支出渠道,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实施乡村公办园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民办园参照当地公办园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合理确定相应教师的工资收入。各类幼儿园依法依规足额足项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扩大本专科层次培养规模,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实行定期培训和全员轮训制度,大规模培训园长和教师。五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科学保教理念,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鼓励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学习探索,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城镇优质幼儿园和农村乡镇中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对薄弱园的专业引领和指导。
感谢您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18年8月28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