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347号(教育类034号)提案答复的函
(摘要)

  您提出的《关于民办学前教育提质升级迫在眉睫的提案》收悉,经商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出台了十条强有力的政策措施,要求各级政府切实落实责任,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各地连续实施三期行动计划,国家实施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支持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一是扩大普惠性资源。中央财政设立专项,支持各地通过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增设附属幼儿园、扶持企事业单位办园等形式增加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各地大力发展公办园,实施了一大批幼儿园建设项目。不断完善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全国已有一半左右的省(区、市)出台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确保小区配套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同时,积极出台支持企事业单位、集体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奖补措施。据统计,2011年至2017年,各地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约7万所,新增幼儿园学位超过1000万个。二是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全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从2012年的748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563亿元,增长了109%,财政性学前教育投入占比从3.2%提高到4.6%。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2011年至2017年累计投入将近1200亿,重点引导和激励中西部农村地区扩大普惠性资源,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教师补充和待遇保障机制,加强规范监管等。已有19个省(区、市)出台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探索构建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减轻家长负担。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国家印发了《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各地根据国家规定,通过公开招考、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等多种方式补充幼儿园教师。已有15个省(区、市)出台公办园教师编制标准,逐年补充在编教师。幼师国培计划中央财政投入30多亿元,培训中西部地区幼儿园骨干园长和教师170多万人次。四是规范幼儿园监管。国家印发了《幼儿园建设标准》《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教育部修订了《幼儿园工作规程》,下发了《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加强对幼儿园的准入、师资人员、卫生保健、安全防护、保育教育等全方位监管和督导。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驶入快车道。截止到2017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5.5万所,在园幼儿规模4600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9.6%。人民群众关心的“入园难”问题得到缓解。但由于底子薄,基础弱,目前普惠性资源不足,运行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依然突出,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和城镇化的推进,对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研究解决学前教育的瓶颈问题,去年教育部会同中央编办等9个部门赴13个省市开展了学前教育摸底调研,同时委托驻外处组和专家进行了国外调研和专题研究。在全面摸底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研究起草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 确定了新时期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普惠基本方向,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的目标,对当前学前教育规划布局、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监管等若干重大体制机制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破解思路和举措。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的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科学规划学前教育布局。充分考虑人口变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县为单位制定幼儿园布局规划,切实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大力发展公办园,实施学前教育专项,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鼓励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街道、村集体办园。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城市在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上重点加强小区配套园建设管理,确保小区配套园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农村每个乡镇原则上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园,大村独立建园或设分园,小村联合办园,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逐步建成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使绝大多数幼儿都能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二是完善监管体系。推动各地强化幼儿园准入管理,严格掌握审批条件。加强教职工资质和配备标准、收费行为、安全防护、卫生保健、保教质量等方面的动态监管。建立幼儿园基本信息备案等级公示制度,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及时向社会公布幼儿园相关信息。加强办园行为督导,实行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幼儿园提供虚假或误导家长信息的,纳入诚信记录。对存在伤害儿童、违规收费等行为的幼儿园,及时进行整改,追究责任;造成恶劣影响的依法吊销办园许可证,有关责任人终身不得办学和执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是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培养体系,办好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和学院,支持师范院校设立并发展学前教育专业,扩大本专科层次培养规模。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培养课程,加强学前教育法规及规章制度、保育教育实践类课程建设。继续实施幼师国培项目,重点加强师德师风全员培训、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全员补偿培训。严把教师入口关,落实教师资格准入与定期注册制度,严格执行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专业标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完善考评制度、加大监察监督、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等措施,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对违反职业行为规范、影响恶劣的实行“一票否决”,终身不得从教。四是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认真落实“国务院领导,省地(市)统筹,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制定发展规划,推进普及普惠,构建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省级、地市级政府统筹加强学前教育工作,对薄弱地区进行倾斜支持。县级政府对本县学前教育的规划布局、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监管等方面负主体责任。街道(乡镇)、城乡社区及村民委员会积极支持办好区域内各类幼儿园。

  关于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我们组织专家做过研究论证。专家们认为,义务教育具有普及、免费和强制等特点,目前老百姓对学前教育的主要诉求是希望政府承担更多责任,加大投入,保障入园机会和合理分担教育成本,尽快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对学前教育是否应该具有强制性,或者多长年限的学前教育应该具有强制性,各界还有不同看法,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论证。目前最迫切的是根据人口变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进一步落实政府责任,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满足老百姓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求。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8年9月10日

收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