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5814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字〔2019〕391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促进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妇联,现答复如下:

  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都把农村学前教育作为重点,要求各级政府将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农村幼儿园建设,努力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各地连续实施三期行动计划,支持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一是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国家实施了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和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新建、改扩建公办园,依托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并扶持农村集体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二是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全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从2010年的244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564亿元,增长了5.4倍,财政性经费占比从1.7%提高到4.6%。中央财政九年累计投入将近1400亿元,带动地方财政投入超过7000亿元,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三是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印发《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教师〔2013〕1号)《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教师〔2012〕1号)《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2012〕11号)等系列文件,指导地方加强幼儿园教师配备。各地通过公开招考、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等多种方式补充农村幼儿园教师。目前已有19个省(区、市)出台公办园教师编制标准,逐年补充在编教师。2011年以来,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采取集中研修、跟岗实践、网络研修等多种方式,对中西部农村幼儿园教师和园长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四是加强规范监管。印发《幼儿园建设标准》《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修订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基二〔2012〕4号)《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教基二〔2011〕8号)《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18〕57号),指导各地加强农村幼儿园准入、安全、卫生保健和保育教育工作的监管和指导。加强无证园分类治理,经扶持整改达到相应标准的,颁发办园许可证。整改后仍未达到保障幼儿安全、卫生、健康等基本要求的予以取缔。五是宣传科学育儿理念。从2012年起将每年5-6月确定为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确定不同主题,组织各级教育部门和幼儿园通过公益宣传片、海报、宣传册、电视专家访谈节目等形式,面向家长和社会宣传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提高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升科学育儿水平。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2018年全国农村幼儿园达18.3万所,在园幼儿2883万人,幼儿园专任教师135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了6.8万所、659万人和67万人。但总体上看,农村学前教育依然十分薄弱,资源不足,师资紧缺、质量不高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下一步,教育部将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充分考虑人口变化、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以县为单位制定幼儿园布局规划,切实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大力发展农村公办园,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园,大村独立建园或设分园,小村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根据实际需要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推动各地建立健全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标准、补助标准及扶持政策,引导支持农村地区普惠性民办园发展。二是强化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落实教师资格准入与定期注册制度,严格执行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专业标准,把好园长、教师入口关。推动各地出台、健全、落实公办园教师编制标准,及时补充农村公办园教师。落实农村公办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确保农村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实施乡村公办园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完善幼儿园教师职称评聘标准,畅通职称评聘通道,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高级职称比例。出台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究制定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方案,通过国家、省、县三级培训网络,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素质。三是加大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力度。中央财政继续安排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向中西部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地方各级政府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制定并落实生均财政拨款标准,覆盖农村公办园,因地制宜制定财政补助政策,对村集体办园进行扶持,重点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贫困地区倾斜。四是稳妥实施分类治理。推动各地将无证园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建立工作台账,稳妥做好分类、整治、扶持和指导工作。对办园基础较好、经扶持整改可达到相应标准的幼儿园,加大扶持和指导力度,引导其达到办园要求。对整改后仍达不到安全卫生等办园基本要求的,坚决予以取缔。五是扩大社会宣传。积极做好“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等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和推广科学保教理念和方法,推动和引导广大家长特别是农村幼儿家长转变观念,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关于你们提出的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建议,教育部组织了专家进行研究论证。义务教育具有普及、免费和强制等特点,目前老百姓对学前教育的主要诉求是希望政府承担更多责任,加大投入,保障入园机会和合理分担教育成本,尽快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对学前教育是否应该具有强制性,或者多长年限的学前教育应该具有强制性,各界还有不同看法,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论证。目前最迫切的是根据人口的变化和城镇化趋势,进一步落实政府责任,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努力满足老百姓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求。

  感谢你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19年9月29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