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2332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字〔2019〕509号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现答复如下:

  诚如您分析,从当前实际看,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教育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义务教育城乡区域、校际差距仍然存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仍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破解。教育部等部门高度重视这一问题,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和均衡发展。

  一、关于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有效提供义务教育公共产品服务的问题

  综合运用规划、政策、投资等手段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对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出具体要求。“十三五”期间,在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中,统筹支持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明确通过工程建设推动基本实现县域校际资源均衡配置。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02亿元,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710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有效改善了相关学校基本教学和师生生活条件。

  二、关于发挥政策导向,力促现有优质教育资源流入农村的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提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为组织城市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提供制度保障。各地要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县域内重点推动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乡村优秀教师相对稳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推动优质学校辐射农村薄弱学校常态化,加强城乡交流交流轮岗。落实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加强乡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培训,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继续实施“三区三州”教师提升信息素养培训、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三区”人才计划教师专项计划。2012年以来,中西部省份共招聘51万名特岗教师;通过“万名教师支教计划、‘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等”,为中西部贫困地区补充教师近25万人。目前,全国28个省份相继实行地方师范生公费教育,每年有4.1万名师范毕业生直接到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中小学任教,为农村偏远地区中小学培养补充了一大批合格教师。

  三、关于加强校际合作,拓宽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渠道的问题

  2012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提倡对口帮扶,实施学区化管理,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结对、联盟、集团化办学是各地近年来教育改革普遍采用的一项新举措,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校际之间均衡优质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和实践经验。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互联网+教育”,建立覆盖义务教育各年级各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免费为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提供,实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一些地方以省、市、县为单位创新探索“云课堂”教学,课中把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深度融合,课后随时在移动媒体终端登录云端,随时查阅、分享、互动教学资源和学习感受,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目前,95%的农村学校已经接入了宽带,同步名师远程课堂,共享优秀教师同堂上课已经成为现实,今后将会在更大范围实践探索和完善。

  四、关于大力发展公益创业和社会企业,引导企业通过参与公共领域教育服务的方式承担社会责任

  一是通过购买服务解决。2014年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按照中央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大购买服务力度有关要求,继续深化中小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逐步压缩非教学人员编制。对适合社会力量提供的工勤和教学辅助等服务,鼓励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纳入当地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所需资金要通过合理渠道和方式妥善解决。对于学位紧张的地区,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农民工未成年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二是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2016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快孵化培育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民政等部门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和家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依托学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举办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服务机构,财税部门要依法落实税费减免优惠政策。

  下一步,教育部将认真吸纳您的意见建议,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健全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19年10月9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