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101号建议的答复

教基建议〔2020〕371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高网络教育成效的建议”收悉,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现答复如下:

  关于提高网络教育成效的建议,教育部非常同意。目前,教育部建设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网络教育成效。现将教育部推进网络教育有关工作介绍如下。

  一、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1.及时谋划,加强指导。在2020年春节假期期间,教育部成立了专项工作组,采取远程办公方式,研究制定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工作方案,明确提出统筹整合国家、有关地方和学校相关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可供选择、覆盖各地的优质网上教学资源,为各地开展“停课不停学”提供支持和服务。2月12日,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教基厅函〔2020〕3号),明确提出“四个坚持”,坚持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坚持省级统一部署与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实施相结合,坚持国家课程学习与疫情防控知识学习相结合,坚持教师线上指导帮助与学生居家自主学习相结合,并提出了有关工作措施和具体要求。教育部明确要求各地在开展“停课不停学”工作中要确保不增加学生负担,指导学生合理确定网上学习时间,统筹做好各科学习资源用量用时,指导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通过增大休息间隔、做视力保健操、强化体育锻炼等方式,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体魄,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2.开通平台,确保畅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大力支持下,教育部于2020年2月17日正式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了部际协调机制,协调国内7家运维服务企业保障网络云平台平稳顺畅运行。商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协调各地广电部门确保空中课堂在各地开通落地,解决农村及边远贫困等无网络或网速慢地区学生学习问题,有力保障这些地区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3.使用广泛,反响良好。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开通以来总体运行平稳顺畅,浏览人次逐步攀升,覆盖各个省份。截至2020年9月20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访问人次达22亿。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收视率大幅跃升,在全国卫视关注度排名进入前十。家长和学生普遍反映网络云平台界面清晰、使用便捷、内容丰富、资源优质、观看流畅,点播视频“丝滑不卡顿”,感叹“国家队出手,就是不一样”。云平台资源质量得到了较高评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做了大量宣传报道。

  二、夯实网络基础设施,助力脱贫攻坚

  夯实网络基础设施,运用信息化手段使偏远贫困地区获得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基础电信企业大力推进偏远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等地区的宽带网络建设,加强偏远地区学校的网络覆盖和应用开展,取得了积极成效。2018年12月,教育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开展学校联网攻坚行动的通知》(教技厅函〔2018〕142 号),明确到2020年底前全国中小学校宽带接入率达到98%,普遍具备百兆接入能力,并推动基础电信企业面向中小学校推出了“免费提速”“资费折扣”等10余项网络提速降费举措。目前,全国中小学校通宽带比例从2018年底的91%提升至98.3%,超过87%的学校出口带宽达到了100M以上,较2018年底提升超过50个百分点。针对农村偏远地区用网问题,组织基础电信企业全力以赴抢建抢修网络,因地制宜推出了特惠流量包、免费用宽带、送手机送光猫等多项精准帮扶举措,着力减轻家庭困难学生用网资费压力,各项精准帮扶举措惠及超过6800万师生。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积极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督促电信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加快建设进度,协调解决5G建设存在的站址资源开放、用电成本高等问题困难,推动地方政府各项支持5G的政策落地实施,已建成5G基站41万个。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教育部将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网络带宽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偏远贫困地区学校网络覆盖,逐步按需推进学校5G覆盖,积极推动5G应用落地,为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支持。教育部将继续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和相关支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合作,建立运行维护部际协作长效机制,保障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电视空中课堂畅通安全运行,并进一步丰富学习资源,为全国中小学生在线学习提供“保底”服务,保障农村孩子也能便捷地享有免费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助力教育公平。

  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0年10月23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