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基提案〔2020〕178号
您提出的《关于充分利用乡村学校资源开办农村学前教育班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推动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一是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连续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等重大项目,重点向中西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各地通过新建幼儿园、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开展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等,增加农村公办幼儿园资源。贵州针对幼儿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小幼连贯试点工作,解决了学前教育难延伸到边远村和小村的现状。目前,全国所有省份基本已出台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和扶持办法,通过综合奖补、派驻公办教师、教研指导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二是加大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全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从2010年的24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009亿元,增长了7.2倍,财政性经费占比从1.7%提高到5.3%。2020年,中央财政下达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188.4亿元,比2019年增加19.9亿元,增长11.8%,将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幼儿数、深度贫困县数、深度贫困村数等作为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边远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地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截至目前,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出台了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或生均财政拨款标准,31个省(区、市)制定了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三是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国家出台了《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指导地方加强幼儿园教师配备。实施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培训中西部地区幼儿园骨干教师190多万人次。各地通过公开招考、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等多种方式补充农村幼儿园教师。已有19个省(区、市)制订了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通过核定编制,逐年补充公办园教师。
近几年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2019年全国农村幼儿园达19.2万所,农村在园幼儿2832万人,农村幼儿园专任教师143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了7.7万所、608万人和75万人。但总体上看,农村学前教育依然十分薄弱,农村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连片特困地区资源不足,师资紧缺、办园条件差、质量不高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下一步,将继续围绕加快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各地充分考虑人口变化、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以县为单位制定幼儿园布局规划。大力发展农村公办园,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园,大村独立建园或设分园,小村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根据实际需要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推动各地建立健全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标准、补助标准及扶持政策,引导支持农村地区普惠性民办园发展。二是加大财政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继续安排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向中西部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指导地方各级政府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制定并落实生均财政拨款标准,覆盖农村公办园,因地制宜制定村集体办园财政补助政策,重点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贫困地区倾斜。推动各地落实幼儿资助政策。三是强化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落实教师资格准入与定期注册制度,严格执行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专业标准,把好园长、教师入口关。推动各地出台、健全、落实公办园教师编制标准,及时补充农村公办园教师。落实农村公办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确保农村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指导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实施乡村公办园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完善幼儿园教师职称评聘标准,畅通职称评聘通道,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高级职称比例。在幼师国培计划中,加大对农村幼儿园倾斜力度,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素质。四是提升农村幼儿园办园质量。指导各地充分发挥城镇优质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对薄弱园的专业引领和实践指导。完善学前教育教研体系,将农村园纳入教研指导责任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0年10月26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