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019号建议的答复

教基建议〔2020〕367号

  您提出的“关于中小学开展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暨红色景区向学生免费开放的建议”收悉,经商文化和旅游部,现答复如下:

  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又注重发挥实践育人功能,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总体部署。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中小学德育、义务教育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突出时代性、体现系统性、注重操作性、强化实效性,切实把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落细落小落实。2020年6月印发了《中小学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重点任务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细化了工作实施途径,推动各地加快构建一体贯穿、循序渐进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

  二是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头脑。围绕习近平总书记“3•18”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召开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交流各地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建设的做法和经验,推动各地研究制定改进举措,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指导各地结合中小学教育特点,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发挥各学科爱国主义教育功能。鼓励地方开发爱国主义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地方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

  三是积极拓展校外教育空间。指导各地各校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宫、家、站)等校外活动场所作用,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参观体验、红色旅游等活动,结合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推动各地切实开展研学旅行,组织评选了622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基)地,其中包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一大批涉及爱国主义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传承和发扬爱国主义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是推动红色研学实践教育。《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各类红色旅游景区(点)要对大中小学生免费开放”。《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红色旅游相结合,依托红色旅游景区组织参观活动、研学旅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深化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和旅游部委托相关院校开展中小学语文教材有关红色主题研学旅行资源整理与开发研究,全面梳理教材中红色革命文化篇目,形成红色旅游研学项目设计报告,为中小学生开展红色研学提供依托和指导。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在各地主题线路的基础上,开展了全国百条红色旅游学习体验线路遴选工作,积极推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红色教育相结合。

  五是丰富拓展专题教育活动。会同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下发通知,指导各地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致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八次代表大会贺信,充分发挥团队组织教育功能,在少年儿童心里埋下红色种子,传承红色基因。部署各地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六一”寄语,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进一步树立远大志向,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会同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策划制作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节目,普及防疫知识,弘扬抗疫精神。会同中央网信办开展秋季“开学季:扣好第一粒扣子”主题活动,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会同中央宣传部部署春季学期“复学第一课”活动,开展战“疫”精神教育。

  下一步,教育部将持续深入推动各地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一是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拓展德育活动途径,不断提高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水平。二是进一步发挥各级各类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等场所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开展研学旅行,强化实践育人。三是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景区所蕴含的红色文化内涵,让广大中小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0年10月28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姚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