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基建议〔2020〕370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行‘聚餐用公筷’‘见面作揖礼’‘不随地吐痰’的建议”收悉,现就涉及教育部业务部分答复如下:
你们关于“将三项举措纳为校园文化教育、家庭礼仪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党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等建议,切合时宜,对中小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具有借鉴意义。一直以来,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强化文明礼仪教育。教育部一直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一是指导各地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把文明礼仪作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要求。二是将文明礼仪内容有机融入道德与法治等课程,教育引导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三是持续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广大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传统礼仪文化,感受中华传统美德。四是加强家校协同,突出礼仪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引导家长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为孩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二、普及防疫和公共卫生知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教育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开展防疫和公共卫生知识普及。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后,部署全国中小学集中开展“复学第一课”活动,组织中小学生上好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知识普及课。会同中央宣传部制作“复学第一课”专题片和主题MV宣传片,提高中小学生防疫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2020年9月1日,会同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制作播出了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的2020年“开学第一课”专题电视节目,弘扬抗疫精神,普及防疫知识。联合湖南卫视制作播出2020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特别节目,普及防疫和公共卫生知识。以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契机,指导各地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实际,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教育。
三、科学精准指导复学复课疫情防控工作。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订版)》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订版)》,针对中小学和托幼机构学习生活环境状况、学生不同年龄段特征等情况,明确中小学和托幼机构疫情防控的组织保障和制度要求、人员管控要求、重点区域防控要求、环境卫生要求、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应急处置和境外师生返校要求。提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自我防护”“不追逐打闹、不握手、不拥抱”“遵循分时、错峰、单向就餐”等具体措施,指导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做好开学复课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进复学复课。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和公共卫生知识普及,丰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传承文明风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中小学课程,开展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工作,教育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0年10月28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