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基提案〔2020〕302号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少年儿童生命健康教育、推动相关文学科普读物进校园的提案》收悉,经商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青团中央,现答复如下:
教育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广大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深入开展中小学安全教育,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和能力,确保生命健康安全。同时,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多种渠道共同推进中小学生生命健康教育。
一、将生命教育相关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中
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科学、生物学、体育与健康等课程教材中有机融入生命教育相关内容。第一,让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观念,例如:小学道德与法治安排学习“我们的生命”“呵护我们的身体”“当危险发生的时候”等;小学体育与健康要求“树立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高中生物学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向他人宣传关爱生命的观念和知识”。第二,让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特别是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例如:小学科学要求学生了解“睡眠、饮食、运动等影响健康的因素”;初中生物学设置“健康地生活”专题,要求学生了解“个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对一生的健康产生积极和消极影响”;高中体育与健康要求学习“卫生与健康”的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作息和卫生习惯”“远离不良嗜好”“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等。第三,让学生了解传染病及其防控,例如:初中生物学要求学生知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切断传播途径可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常见的传染病有利于采取预防措施”等;初中体育与健康要求“知道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了解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等”。
二、加强学校生命安全教育
一是抓实日常生命教育。指导地方将生命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内容,上好地方课程,开展好应急疏散演练,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能力,切实提高安全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实现学校安全教育常态化、科学化开展。严格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做到及时发现、有效干预。二是强化专题教育。指导各地结合本地气候特点、地域特征等实际情况,围绕中小学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消防日、交通安全日等纪念日,开展预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灾减灾、防范学生欺凌和暴力、预防网络游戏沉迷等方面主题教育活动。2020年会同中央宣传部印发通知,在全国中小学组织开展“复学第一课”活动,联合制作“复学第一课”专题片,指导各地上好一堂爱国卫生运动和公共卫生知识普及课,弘扬抗疫精神。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成立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统筹全国优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资源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加大对相关读物的创作、出版支持力度
多年来,出版管理部门始终坚持把多出好书、多出精品作为中心环节,推出了一大批弘扬科学精神、普及健康知识、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益科普读物。通过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借助国家出版基金,大力支持、资助包括少年儿童生命健康教育题材在内的相关科普出版物出版。在历年主题出版工作中,均部署加强少儿科普类出版物出版。2019年,针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央宣传部在《关于做好2020年主题出版工作的通知》中,补充列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加强健康安全和生态保护、培育健康文明习惯”等重点选题方向,引导出版行业积极做好生命健康教育题材图书出版工作。多部生命健康题材的优秀少儿出版物入选,为提高少年儿童健康卫生观念、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阅读选择。
同时,借助全民阅读的平台作用,支持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学校围绕少年儿童生命健康教育开展知识讲座、主题演讲、经典诵读、读书征文、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引导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面向少年儿童开展生命健康读书会、阅读分享会、阅读讲坛等。在全国书博会以及各地的书展、书市期间,支持出版单位设立生命健康教育类出版物专区,精品图书展示推介活动,加大相关题材科普读物的推广力度,有力地促进了生命健康理念的传播。
四、建设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优选生命与安全教育资源
教育部开通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在遴选建设平台资源时坚持“遵循中小学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充分考虑防疫期间居家学习和网络学习实际需求,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课程学习与疫情防控知识学习相结合,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确保质量,持续更新,自主选择免费使用”的思路,平台资源包括防疫教育、品德教育、课程学习、生命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经典阅读、研学教育、影视教育、电子教材等10个方面。为“生命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等版块遴选优质资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尊重客观世界、科学理性行事。“经典阅读”版块设立“专题阅读”“中华经典”等模块,提供大量电子书籍免费供学生阅读。
截至2020年6月底,云平台浏览次数达到23.43亿,访问人次19.46亿。各地依托国家和地方网络云平台,注重发挥专家专业优势,从生命健康、居家学习、情绪调适、亲子沟通、习惯养成等多个方面进行指导,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防疫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五、丰富相关电视节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多个少儿频道广泛创作播出一大批普及防疫知识、鼓舞士气、歌颂榜样的动画短片、MV、专题节目,传播防疫卫生健康知识,丰富少年儿童居家文化生活。另外,还积极推进科普教育动画片创作,通过动画片唤起少年儿童对科技的好奇,激发想象力、拓展科学兴趣,在观看中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少年儿童生命健康教育。一是继续推进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建设,开发遴选更多生命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优质教育资源;二是不断加强生命健康教育类优秀出版物的供给,通过继续实施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优秀原创文学出版工程、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等,支持青少年生命健康教育读物的创作和出版;三是鼓励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加大生命科学、环保科普、美丽中国类节目、动画片的创作播出;四是继续指导、推动各地各校做好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工作。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0年11月16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