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881号(教育类349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基提案〔2021〕417号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线上资源和平台建设,助推中小学课外阅读的提案》收悉,经商中央宣传部,现答复如下: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是中小学生开阔眼界、拓展思维的有效途径,是课内学习的有益补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生阅读工作,近年来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引导学生读好书、读经典,推动中小学课外阅读资源建设,增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一、加强顶层设计,保障阅读条件

  近年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连续出台了多个规范性文件,通过顶层设计,保障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条件。一是推动中小学生参与全民阅读。2016年,中央宣传部在《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强中小学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完善中小学图书馆等校园阅读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阅读活动等。2020年10月,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中宣发〔2020〕16号),明确提出积极推动青少年阅读和家庭亲子阅读,同时根据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状况,推广阶梯阅读,建立阶梯阅读体系。二是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2015年,教育部、原文化部和原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5〕2号),对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提出了具体意见。2018年,教育部修订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保障图书馆建设、配备、管理、应用、培训等所需经费。对中小学图书馆藏书的类型、数量、增新剔旧、清理审查等做出了具体规定,要求小学、初中、高中和完中的人均藏书量分别不少于25册、35册、45册和40册,每年生均新增(更新)纸质图书应当不少于一本,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原则上不少于40小时。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出台,使中小学阅读图书建设、阅读安全、阅读活动开展和阅读指导得到了制度保障。

  二、遴选推荐读物,做好阅读指导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持续完善中小学生阅读出版和推介机制,遴选推荐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阅读特点的优秀出版物,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提供支持,打通课内课外的阅读教学与阅读指导,规范课外图书进入校园的渠道,保障中小学生阅读安全与阅读公平。

  一是研制中小学图书馆推荐书目。2019年,教育部组织开展向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优秀图书活动,研制形成《2019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根据《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有关要求, 将《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作为中小学图书馆馆藏建设的主要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图书馆(室)图书质量,促进中小学生阅读活动深入开展,推动书香校园建设。

  二是制定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教育部组织专家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图书中精心遴选出300种,形成《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其中小学110种、初中100种、高中90种,统筹考虑了中小学生阅读时间、阅读特点和阅读数量,对中小学生进行分年龄、分学段的阅读指导。

  三是重视学科阅读教学,发挥阅读育人功能。教育部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了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各学段课外阅读的字数要求,列出了包括文学名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各类建议诵读和课外阅读的篇目,并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阅读要求提出明确的目标和内容。除语文课程外,地理、科学、历史等课程也要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材料阅读。同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预留了16%-20%的课时由地方和学校开发实施适合的课程。许多地方和学校积极开发经典诵读、文学名著鉴赏等特色阅读课程,加强对学生学科拓展阅读的引导,使课堂内外的阅读共同形成育人合力。

  四是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教材〔2021〕2号),就教材和教辅之外的、进入校园供中小学生阅读的正式出版物(含数字出版产品)进行管理,充分发挥校外读物育人功能,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

  三、开展主题读书活动,丰富阅读内涵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开展经常性主题读书活动,培养中小学生阅读兴趣,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推动全社会共同创造和维护良好阅读环境,引导中小学生通过阅读陶冶情操、塑造品格、提升素养。中央宣传部持续开展“书香中国”品牌活动,指导各地各部门利用读书节、读书月、读书周、读书日等,实施了“青少年和家庭亲子阅读推广活动”“少儿报刊阅读季活动”“中国好书•强国榜”“乡村阅读榜样”等活动,并组织或配合相关部门开展青少年经典诵读、“书香飘万家”全国家庭亲子阅读系列活动,教育部持续开展“圆梦蒲公英”暑期主题系列活动、“品味经典”阅读项目、“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小小百家讲坛”和“寻访红色足迹”等主题读书项目。2019年以来,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活动,包括“走进新时代”和“从小学用典”两个主题,使中小学生深入了解新时代,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中国教育报》专门设立“读书周刊”,并在“中国教育报刊社书香校园”微信公众号中推荐优秀阅读图书、期刊,在线开展校园阅读。

  四、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拓宽阅读渠道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不断加强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拓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渠道。一是建设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2020年2月,教育部开通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提供党史学习教育、防疫教育、品德教育、课程学习、生命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经典阅读、研学教育、影视教育等方面资源。其中“经典阅读”版块设立“专题阅读”“中华经典”等模块,提供大量电子书籍免费供学生阅读。二是建设“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目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已聚合上线了一批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优质电子书资源。除各类教材以外,其他课外图书范围还涵盖政治、历史、文化社会、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军事法律、宗教、哲学、人文地理等各类免费图书,其中不乏历年来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精品力作,同时,各省级学习平台也陆续开设相关专题报道,为广大中小学生推荐好书。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逐步成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阅读过程记录、精准化推荐、阅读效果评价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一步,教育部将联合有关部门继续深入推进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工作,加强“书香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阅读指导,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中小学生读书专题活动,在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的同时积极倡导教师指导、家长参与,推动青少年阅读和家庭亲子阅读。积极探索通过新技术手段建设阅读资源、辅助阅读过程、推送阅读书目、评价阅读成果,努力将中小学生阅读引向制度化、常规化、社会化、个性化,真正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1年10月22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