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425号建议的答复

教基建议〔2021〕454号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县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十三五”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特别是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普通高中学校建设的支持力度,着力解决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短缺和办学条件薄弱等突出问题。

  一是加大普及攻坚计划实施力度。2017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四部门出台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教基〔2017〕1号),将革命老区、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等四类地区作为攻坚重点,着力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2017年4月,我部召开了全国高中阶段发展普及攻坚工作会议,对普及攻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各省加强区域内革命老区等四类地区高中发展的工作力度,有序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供给,提高毛入学率水平。截至2020年底,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1.2%,各省(区、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圆满完成了普及目标。

  二是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十三五”期间,国家组织实施了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和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完善资金分配办法,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等特殊困难地区,其中累计向广东投入了2.1亿元,主要支持广东革命老区学校改扩建校舍、配置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以及运动体育场等附属设施建设。同时,指导广东结合实施普及攻坚计划,进一步加大了普通高中学校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分年度、有计划地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学校。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建立完善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应于2020年达到每生每年1000元以上,个别确有困难的地区可延至2022年前。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份生均公用经费拨款达到每生每年1000元以上标准。2019年,广东省财政厅、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提高全省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的通知》,要求从2020年起全省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最低标准提高到每生每年1000元,同时明确省财政按70%的最高比例对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予以补助,有效保障学校正常运转。

  三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2018年以来,教育部每年均面向全国举办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和中西部地区新课程专项培训,并部署各地组织开展新课程新教材全员培训,指导地方分配培训名额时适当向革命老区等特殊贫困地区倾斜,提升新课程实施能力。2020年,教育部在全国遴选设立了一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并依托示范区和示范校开展校长教师挂职交流和跟岗学习,重点加强对革命老区学校的对口帮扶,充分发挥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积极带动提高革命老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下一步,教育部将结合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推进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普通高中学校的支持力度。

  一是加快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加大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实施力度,重点支持包括革命老区在内的贫困地区新建或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学校,扩大教育资源,改善学校校舍条件。加大对革命老区所在省份的指导力度,确保各省(区、市)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于2022年前全部达到每生每年1000元以上的要求。

  二是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计划”。研究制订《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计划(2021-2025年)》,聚焦县域普通高中突出短板,全面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学校建设,以革命老区等教育基础薄弱县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实施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健全教师补充激励机制,严格规范招生管理,全面化解普通高中大班额,加快消除大规模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水平。

  三是加快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到2022年,确保全国各省(区、市)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指导各地围绕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和完善考试评价与招生制度等重点任务,系统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全面提升育人水平。加大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和中西部专项培训力度,并对革命老区予以重点支持,切实提升革命老区校长、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1年9月15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