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基建议〔2021〕601号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强化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有关学生午睡制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小学校作息时间规范管理,保证中小学生足够的睡眠时间。
一是指导各地各校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2017年以来,出台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教基〔2017〕9号)《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教体艺〔2018〕3号)《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教基〔2018〕26号)等文件,都强调了要确保小学生每天不少于10个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不少于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2021年,专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1号),提出了“强重视、保时间、防干扰、提质量”几个方面的措施,进一步保障中小学生必要的睡眠时间。强重视,就是要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广泛宣传,提高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思想认识。保时间,就是要求学校规范作息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防干扰,即3个“中断机制”,要求作业、校外培训、游戏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作业“中断”要求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校外培训时间“中断”,要求校外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直播类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游戏“中断”,配合国家新闻出版署出台《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提质量,就是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劳逸结合,按时安静就寝。
二是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午休制度。《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1号)明确提出,要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不少地方已经结合具体实际,开始了校内午休的探索实践,例如,深圳市出台了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午餐午休管理的意见,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挖潜,全力推进学生校内午餐午休工作,目前已有超过40万名学生在校内午餐午休,占比31%;杭州市确定了部分有条件的中小学校试点探索校内午休制度,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午休方式,午休时长40分钟左右;郑东新区教文体局鼓励学校将多功能室、阅览室、体育馆等场所在午休时间向学生开放,配备午休设施,加强午休管理,提高学生午休质量,确保睡眠时间充足。
教育部还建立了基础教育管理监测平台,落实睡眠管理工作的监测和调度,加强即时督促反馈,指导各地各校进一步落实好、执行好政策要求,加强睡眠管理,保障中小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1年10月13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