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基建议〔2021〕584号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普通高中录取比例降低职高录取比例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中阶段教育。“十三五”以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2020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1.2%,圆满完成了普及目标,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少年能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一、关于提高普通高中录取比例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将推进普职比大体相当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举措,把普职分流作为一项教育基本政策。2017年3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明确提出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目前,全国普职比例结构一直保持在6:4左右,2020年为58:42,各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合理确定符合本省实际的普职结构,其中东部经济较发达省份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比例较高。现阶段坚持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政策,主要有以下三点考虑:
一是服务人才培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近十年来累计为国家输送近70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设置18类500余种专业,覆盖了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特别是在加工制造、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快速发展的行业中,新增从业人员大部分来自职业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带动扩大就业,积极保障民生稳定。中职毕业生就业呈现去向多元、渠道多样、实体经济供不应求、区域差距明显缩小等特点。自2006年以来,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在70%以上。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新增从业人员普遍受到职业技能培养训练,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成为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产业生力军。三是服务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公平和助力精准扶贫。中职学生70%以上来自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中职免学费、助学金分别覆盖超过90%和40%的学生,约70%学生在县市就近就业,中等职业教育为广大青年提供了职场成功、人生出彩的机会。
二、关于大力发展高职院校的建议
高职扩招是积极应对当前复杂严峻经济形势的战略举措,对保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规模大体相当,实现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通知》(教职厅〔2020〕2号),就招生计划、考试工作、教学质量、办学条件、工作调度等方面进行统一部署。2020年,全国高职共招生570.61万人,与2018年相比增加157.44万人。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相关要求,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1〕9号),就2021年高职扩招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一是严格招生考试。要求各地严格落实招生计划,对照《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和相关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合理确定分学校招生计划。同时,在鼓励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工人、高素质农民等人群和基层在岗群体报考的基础上,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报考。二是狠抓教学质量。指导各地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厅函〔2019〕20号),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原则,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双元”育人,推进现代学徒制培养、订单培养、定向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施多元评价,严把教学质量关。三是改善办学条件。指导各地摸清办学家底,将改善办学条件纳入当地“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基建规划中。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快补充急需的专业教师,完善职业学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畅通行业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从教渠道,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与职业学校教师双向流动。
下一步,教育部将指导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推进普职协调发展,制订出台《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计划(2021-2025年)》,全面加强县中建设,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巩固好中职教育,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1年10月11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