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把火灾逃生演练加入到中小学必学课程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教育部高度重视消防安全教育,积极会同国家消防救援局等部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地方和学校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努力提升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
一、融入课程教材
2021年10月,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分5个领域30个核心要点作出安排,力求在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的布局更加系统、科学,内容更具针对性、适宜性和实用性。为落实《指南》要求,2022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在体育与健康、化学等课程中有机融入与火灾有关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例如: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发生火灾时的自我保护和逃生技能;化学课程要求学生知道家庭用电、用气及不同材料燃烧引起的火灾与施救等。在普通高中阶段化学等课程中进一步加强相关安全教育。例如:化学课程要求能科学地使用沙土、灭火器、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处理实验室安全事件。
二、开展主题活动
每年均印发专门通知,指导各地各校结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和防灾减灾日等时间节点,根据本地实际,将火灾逃生演练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持续提升中小学生面临火灾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设“生命与安全”专栏,提供防范火灾有关教育资源,指导各地组织线上学习和线下活动,切实培养中小学生安全意识,掌握火灾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三、开展应急演练
指导各地各校严格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有关要求,以火灾应急疏散演练为重点,定期组织,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组织师生有序、迅速地安全疏散。定期对学校消防安全设施设备等进行深入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建立台账、列出清单、明确时限、责任到人,实施销账管理,确保整改到位。2024年,联合国家消防救援局组织开展春季学校火灾疏散逃生大演练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四、加强教育培训
2015年,教育部、公安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教督〔2015〕4号),要求学校应当每年至少对教职员工开展一次全员消防安全培训,所有教职员工应当懂得本单位、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自救。202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会同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教基司函〔2021〕35号),要求学校加强与消防救援站、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等沟通联系,共享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资源。消防救援机构要协助有条件的学校建立“消防教育室”“体验馆”等场所,为学校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学习体验创造条件。
下一步,教育部将持续深入推动中小学火灾应急逃生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应急演练,切实提高消防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24年9月27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