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建议〔2015〕第227号
您提出的“关于计算机编程和数据知识要从娃娃抓起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之一。为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提升中小学青少年编程、数据科学能力,教育部在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
一是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规划建设及师资培养。在义务教育阶段,从小学三年级起,信息技术教育已列入综合实践活动国家必修课,特别将计算机编程教学融入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建议教师“演示并解剖一段实用的计算机程序实例”,“让学生使用一种高级语言编程工具解决一个简单问题”;在普通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专门设有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课程,旨在使学生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课程同时编制了解、理解、掌握等编程学习分级目标。在此基础上,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均预留了一定的课时空间,地方和学校可据当地特点和需要自主开发基础编程等特色课程,提升课程的多样性,增强育人效果。教育部支持师范院校通过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等相关必修课和选修课,举办计算机知识相关专题讲座,提升师范生的信息素养。
二是推进国家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建设。2012年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基于云计算技术,搭建了优质教育资源应用环境,为教育机构、师生和家长提供包括编程、大数据学习资源在内的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平台开放的社区功能还建有各类教育主题社区110个,发展社区成员5.4万余人,初步实现网络条件下教育教学理念、方法与模式创新,形成了一批网络合作学习、个性化自适应学习和社交化学习的典型案例与方法。同时,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汇聚和交换的枢纽作用,已实现与18个省级、8个市县级平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全国近50%教师通过平台便捷地获取适用的教学资源,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三是吸引海外教育人才归国。教育部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新时期留学工作方针为指引,发挥广大留学人员作用为着力点,积极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服务。教育部正在开展的“春晖计划”项目,资助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开展科技学术交流;会同科技部等有关部门举办“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等活动,鼓励海外留学人员积极申报创新创业项目或回国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搭建平台;鼓励与支持海外留学人员在各领域,包括儿童教育领域与国内高校进行科研合作。
四是开展多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教育部组织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包含了计算机程序设计、网页制作等多个项目,中小学生踊跃参与,累计有4800多万人次的中小学生直接参与创作并提交作品。从第五届活动增设电脑机器人竞赛以来,各省选拔推荐了2000多个参赛队,近4000名学生参加竞赛,对于鼓励青少年主动投入、积极学习编程和数据知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形成了一条吸引中小学生普遍参与、具有鲜明活动特色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之路。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努力使每位孩子都能容易地获取免费学习编程与数据知识的权利;将根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需要,不断提高师范生综合素养和开展相关课程教学的素质能力;将引导各地积极开展实施中小学编程课程师资培训的研究探索,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编程有兴趣和专长的教师进行培训试点,为开展中小学编程教育提供保障。同时,教育部将通过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课题研究,充分利用既有平台和活动等载体,探索更多适合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进一步推动编程与数据教育的普及。
感谢您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欢迎登录我部门户网站(www.moe.gov.cn),了解教育相关政策、提高教育质量和深化教育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教育部
2015年9月30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