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教育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第6527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2018〕第171号

  您提出的“关于中央支持广西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教学及双创试点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现答复如下:

  虚拟现实是一项可对未来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前沿技术,发展虚拟现实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积极探索推进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支撑。

  一、加强顶层设计

  教育部高度重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提出加强职业院校、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环境建设,服务信息化教学需要;明确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建设为载体,加快建设智能学习空间,形成泛在化、智能化学习体系,推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教育发展国际竞争新增长极。同年,教育部印发《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教技厅〔2018〕1号),将加快推进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予以推进,提出认定两批350个项目,形成支撑22个专业类的在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集成学习环境。

  二、推进虚拟现实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一是开展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17年,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2020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教高厅〔2017〕4号),启动并整体部署了“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同年,教育部启动了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工作。2018年,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深入推进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工作,并公布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广西大学冯家勋教授负责的“啤酒工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被认定为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二是遴选推广一批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重点解决实训教学中“进不去、看不见、动不了、难再现”的难题。有序引导广西各职业院校开发基于职场环境与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增强学生的知识领会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推进虚拟现实等高技术产业发展

  国家高度重视并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在产业政策研究、行业组织建设、标准制定、行业应用推广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信息产业发展指南》(工信部联规〔2016〕453号)和《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工信部联电子〔2016〕32号)等文件,明确提出发展虚拟现实产业;指导成立了虚拟现实产业联盟,支持虚拟现实内容制作中心等的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服务能力;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加强虚拟现实在教育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推动行业融合发展。

  四、加大中央财政经费投入

  中央财政加大倾斜力度支持相关工作开展。一是中央财政整合设立“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在资金分配上向广西倾斜,2017年安排广西10.42亿元。二是中央财政于2012年起开展支持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支持没有部属高校的中西部14省份,各重点建设1所高水平大学,广西大学纳入支持范围,2012-2017年中央财政安排广西大学5.6亿元。三是2012-2016年通过“以奖代补”机制,支持各地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如期实现生均拨款不低于12000元的目标。四是在高校国家资助政策的覆盖面以及中央财政分担比例方面,对广西给予倾斜支持。2012-2017年中央财政分担广西高校学生资助经费41.91亿元,从制度上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五、下一步工作考虑

  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关于教育资源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的要求,继续通过现有渠道加大对广西高等教育的经费倾斜支持力度。二是加强统筹协调,结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在后续工作中继续支持广西高校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和应用。三是支持广西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条件,布局发展虚拟现实产业,鼓励广西研究制定支持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有效政策措施和工作举措,营造有利于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教 育 部

2018年9月3日

收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