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4606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字〔2019〕189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设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治理信息平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和工作部署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推进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强调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创新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开展大数据支撑下的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2018年,教育部启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开展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提出全面提高利用大数据支撑保障教育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实现教育政务信息系统全面整合和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二、建设国家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

  2013年,教育部启动建设国家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教育决策系统),并于2014年正式上线。教育决策系统通过整合教育数据、经济社会数据和国际比较数据,构建教育综合数据仓库。基于数据仓库,搭建了一套集技术研发、资源整合、应用管理、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国家教育数据信息分析应用平台。用数据说话,将教育相关数据信息有效应用于国家教育决策。教育决策系统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主题展,听取教育决策系统支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的相关汇报,对系统建设及应用予以了高度评价。2015年,教育部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作主旨发言,介绍了教育决策系统支撑教育业务费划拨和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的案例,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

  三、探索教育信息化提高教育治理水平的新模式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不断探索以教育信息化提高教育治理水平的新模式:一是探索提高教育业务办理效率的新模式。通过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省部间共享,以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为契机,推动中小学生跨省转学全程网上办理。通过建设国家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教育行政许可全程网上办理,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二是探索支撑教育重点改革的新模式。浙江省教育厅借助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支撑选课走班和学分评价等工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信息化保障,支撑新高考改革的实施。三是探索提高教育评价水平的新模式。北京市教委借助教育督导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实现督导人员管理和任务管理信息化,强化服务保障。通过大数据技术,系统分析教育重点政策的执行情况,为教育督导提供数据支撑,提高督导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四、下一步工作考虑

  一是充分利用教育决策系统,提高教育决策和教育治理信息化水平。建设统一的大数据中心,集成统计数据和业务数据,加强教育政策的跟踪评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教育决策科学性。二是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科学布局构建教育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形成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学习者和教与学全过程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形成规范统一、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国家教育数据开放体系。三是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落实简政放权,优化治理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全面加强信息化对教育治理的支撑作用,加快形成现代化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推进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

  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19年9月18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