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技提案〔2020〕47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国农机装备产业科技创新的提案》《关于建设国家层面农机装备制造与应用技术创新平台的提案》收悉,现就涉及教育部业务部分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教育部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现代化,大力支持普通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开展农机装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工作,为农业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持续提升高端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
一是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人才供给侧改革。面对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教育部持续优化专业结构,支持高校用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批准增设了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智慧农业等一批急需紧缺新专业,并且首次在农业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加大农机装备紧缺人才供给,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二是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18号),深化专业改革、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力,三年规划建设29个农业工程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已认定了首批20个农业工程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三是强化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8年,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0的基础上,教育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函〔2018〕4号),系统设计了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提升现有涉农专业、建设适应农林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涉农新专业,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农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建设一批“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基地”,加快农林教育创新发展,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流卓越农林人才,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着力培养农机领域高技能人才
一是积极开设与农机产业有关的职业教育专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设置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等相关专业,2018年开设相关中职专业点1533个。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设置了农业装备应用技术、农业电气化技术、机械装备制造技术等相关专业。2019年开设相关高职专业点631个。
二是支持相关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2015年以来,共有湖南省湘潭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攀枝花市华森职业学校、廊坊精雕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等24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就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农业装备应用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制造技术等专业与企业开展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三是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019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发改社会〔2019〕590号),重点建设培育包含现代农业、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急需产业领域企业。2018年,教育部公布了先期重点建设培育的24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2019年,教育部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将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一批优秀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在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基础上,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
三、加强农机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一是优化高校科技创新顶层设计。2018年底,教育部制定实施《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技〔2018〕15号),发挥高校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全面服务乡村振兴,实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七大行动。其中,实施科学研究支撑行动,支持高校围绕国际农业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需求,提升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源头供给,着力提高我国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实施技术创新攻关行动,支持高校加强服务乡村振兴技术创新,突破现有技术瓶颈,强化联合攻关、推广转化与集成应用,解决制约和影响农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通过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形成系统化科技支撑体系。重点突破农机农艺信息融合、生产全程机械化、运营智慧化、农产品加工精细化等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着力提升产业高效化、精细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能力,引领优势特色农业现代化。
二是支持高校开展科学研究。支持农业高校围绕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科技创新,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在“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农业农村领域支持的项目中,高校累计牵头承担140余项。其中,“智能农机装备”和“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两个专项,高校共承担项目29项。
三是加强高校科研平台建设。目前,教育部布局建设了农业机械和装备相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包括依托江苏大学建设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华南农业大学建设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建设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依托石河子大学建设绿洲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支持高校围绕农机领域应用基础与技术创新加强有组织科研,支撑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考虑
在高水平人才培养方面,持续推动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完善高校与行业企业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培养行业企业所需要的各类高层次科技人才。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鼓励有条件的高职院校结合社会发展和办学实际,根据《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积极开设农机相关专业,依据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推动产教融合,培育一批农机产业有关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方面,继续鼓励支持具有学科优势和科研基础的高校围绕农机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平台建设,加强与不同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为农机装备产业科技创新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0年9月15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