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793号(教育类252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科技提案〔2020〕405号

  您提出的《关于为公益性学习资源与在线学习免流量的提案》收悉,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现答复如下:

  教育部高度重视在线教育工作,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一、 夯实网络基础设施,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一是中央财政通过明确生均公用经费列支范围,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等方式,加强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二是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开展学校联网攻坚行动,加快推进学校宽带网络接入和提速降费。截至2020年8月,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网络接入率达到98.7%,93.1%的学校已拥有多媒体教室,数量达402.8万间。三是为有效支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工作,教育部印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以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教技厅函〔2020〕7号),对改善网络支撑条件、提升平台服务能力、汇聚社会资源等工作进行了部署。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教基厅函〔2020〕3号),积极组织有关企业做好“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技术支撑和运行保障工作,相关企业提供超过7000台服务器、90T带宽等资源,支持超过4.22亿人次的学生开展在线学习。

  二、落实救助政策,加强对困难学生保障

  一是民政部指导各级民政部门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和相关政策文件,通过将困难学生家庭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学生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加大临时救助力度等措施,不断提高对困难学生家庭救助水平。2019年,全国共向包括困难学生家庭在内的人员实施临时救助917.7万人次,累计支出救助资金128亿元。二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针对农村偏远地区用网问题,组织基础电信企业抢建抢修网络,推出了特惠流量包、免费用宽带、送手机送光猫等多项精准帮扶举措,着力减轻家庭困难学生用网资费压力,惠及超过6800万师生。各地通过发放网络补助基金和助学流量包、配置网络移动终端等方式,保障贫困学生参与线上学习,如北京大学为经济困难学生配置电脑、手机等网络移动终端;四川大学为经济困难学生按照200元/人标准发放在线教学通讯补助等。三是2019年,教育部与民政部签订《关于城乡低保人员等信息与学生资助信息共享交换合作协议》,通过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低保、特困供养等困难群众人员信息共享交换,为教育救助等相关救助政策落实提供支撑。

  三、推进资源建设,提供免费教育服务

  一是2017年,教育部启动建设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现已接入各级平台169个,数字教育资源覆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共85个学科、873个教材版本,总数近5000万条。二是持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共计晒课2012万余堂,遴选出部级优课7万堂、省级优课19.7万堂,内容覆盖整个基础教育阶段,通过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向广大师生免费提供。三是2020年2月,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开设各类专题课程学习模块,网页浏览已达23.41亿次,访问人数近20亿人次,用户覆盖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所有省区,免费服务全国近2亿中小学生。四是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组织37家课程平台面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4万余门在线课程。高校和慕课平台免费为“学习强国”“军职在线”等平台持续提供精品慕课近5000门,助力学习强国建设。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学校联网共建行动,加快偏远贫困地区学校网络覆盖,完善学校网络教学环境,改善在线学习条件,优化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供给能力,促进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同时,贯彻落实《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提高社会救助对象认定的准确性。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20年11月9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姚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