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建议〔2015〕第45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弘扬红色文化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教育部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精神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中,积极挖掘红色文化中蕴含的育人资源,发挥红色文化在推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校园文化建设彰显红色文化。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就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各地各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2006年起,教育部组织开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目前已举办八届,活动累计收到申报项目4000余项,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评选出优秀成果近800项,其中涌现出一大批红色文化教育优秀成果。例如,东北师范大学的“红色体验 铸魂育人”;延安大学的“红色文化显特色 延安精神铸校魂”;赣南师范学院的“传承红色基因 培训红色传人——赣南师范学院利用‘十个一’推进红色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等。
二是加强阵地建设弘扬红色文化。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等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根据要求,各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以多种形式,建立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努力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激发青少年学生爱国热情、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已经先后命名了360多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了基地的教育辐射作用。各地各校认真贯彻要求,抓好基地载体建设,并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和节假日,以及青少年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和必要的仪式,组织开展研讨会、演讲会、报告会和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
三是发挥学科优势传承红色文化。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分期分批在鲁迅美术学院、井冈山大学、延安大学、沈阳音乐学院、西南大学等11所高校设立了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开展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是教育部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学“红色经典”、爱“红色经典”、懂“红色经典”,不断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艺术修养而推动的一项重点工作。五年来,各示范基地高校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教学、队伍建设、艺术实践、学术研究、资源建设等方面扎实推进基地建设,红色经典艺术教育已成为高等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四是整合教育资源研究红色文化。2013年,由教育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联合设立的“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复旦大学、嘉兴学院、湘潭大学、井冈山大学、赣南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学院、延安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首批八个研究中心纳入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形成党史、革命精神和文化资源的研究联盟,推动实质性合作和协同创新,建设党史和革命精神研究的高地,革命传统教育宣传的阵地和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智库。两年来,各研究中心围绕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内涵发展和深化综合改革的三大任务,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做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通过协同合作的方式和改革的手段,取得了丰硕成果。
五是加强载体创新体验红色文化。2014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组织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该系列教育活动拟持续开展,第一个周期为3年,从2014年11月至2017年12月,每年举办一届。“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分为“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3个类别。其中“寻访红色足迹”旨在通过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走访革命后代、开展红色旅游等方式,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寻访红色足迹活动,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并对优秀作品进行评选和展示,2015年的相关活动正在有序的推进中。
六是利用网络新媒体宣传红色文化。引导各地各校加强网络阵地建设,积极开展微电影创作大赛、网络文化活动,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红色文化宣传和革命传统教育,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伟大中国梦不懈奋斗。在全国层面,重点加强“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建设,目前该网站实名注册用户已达100余万,在高校中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逐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文化的新阵地。在地区层面,指导建成上海高校“易班”网上社区,成功地吸引和黏附了相关高校大学生。在高校层面,指导高校创新建设主题教育网站。如重庆邮电大学红岩网校,在吸引并黏着学生的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取得较好成效,为高校红色主题网站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今后,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吸纳你们的有关建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研究制定相关指导性意见和措施,深入挖掘、积极整合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组织和鼓励各地各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工作,大力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将青少年学生培养成红色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
感谢你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得到你们的帮助和指导。
欢迎登录我部门户网站(www.moe.gov.cn),了解教育相关政策、提高教育质量和深化教育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教 育 部
2015年8月10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